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教育科研

我们来跳皮筋吧
——海南幼儿园大2班游戏观察记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1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观察时间:2019.4.22 15:15—15:40
观察对象:王雨萱、潘明哲
观察地点:内操场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的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观察实录:
    户外活动时,王雨萱和几个好朋友抱成一团,商量着一起跳皮筋。
萱萱说:“潘明哲,我教你一种新的跳皮筋的方法,因为我家也有橡皮筋,我会,怎么样?”
    “好”
    “那就这么定。”

 


    可是四个小伙伴并没有分开,萱萱又交待了一些游戏要求,说:“就这么分工吧。”接着就是谁去拿皮筋了,他们举手表决,最终还是萱萱去拿。皮筋拿来后,萱萱拆不开,潘明哲拿到手一下子就打开了。在萱萱的“指挥”下,四个小伙伴便开始跳皮筋了。起初,萱萱跳一下,潘明哲跳一下,没跳几下,萱萱就改变了跳的方法,踩着皮筋走。

休息片刻,萱萱将皮筋重新调整了一下后继续跳,这次还是萱萱跳一下,潘明哲跳一下,整个过程都是萱萱边说边跳边教,潘明哲自始至终都没发表意见。一段跳过,萱萱再次调整了皮筋,这次他们换了一种方法,比之前的简单,潘明哲很快就学会了。萱萱又提出换人,换成吴沁容来跳,吴沁容说:“我不会。”“我教你跳。”接着就是萱萱和容容一起跳皮筋的时间。

 

    

一直在他们周围转来转去的许朱羿被萱萱邀请过来,参与他们的游戏,将皮筋变成三角形,围着三角形里外跳了一圈半后对沈译萱说:“换你玩吧。”沈译萱和许朱羿里外跳了三圈后,萱萱又提议让潘明哲来玩,刚准备跳时,她又说,要不我们变成正方形吧,就这样潘明哲围着变成的正方形跳了两圈。

行为分析:
    1.跳皮筋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游戏,具有操作简单、取放方便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灵活性,能有效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今天的跳皮筋活动增强了孩子腿部灵活性,提高了她们的弹跳力和平衡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掌握的本领也不少,有跨、摆、绕、踩、跳等腿部的基本动作。

2.在一群孩子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很有号召力。王雨萱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带领同伴游戏,小伙伴们也乐意同他交谈、玩耍,说明王雨萱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相比之下,潘明哲在活动中显得较被动。
    3.活动中王雨萱能调整一成不变的玩法,通过几次变化让每个小朋友都参与其中,让每个小伙伴都体验游戏的快乐。
支持策略:
    1.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老师们有针对性地编出各种花样的跳法,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十余种腿部基本动作,让幼儿将这些基本动作排列变换、穿插组合,又可以形成多种精彩花样。
    3.孩子们在自主玩跳皮筋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