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教育科研

读书心得:和美家庭
孙龙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家庭,一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港湾,也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亦可分为“小家”与“大家”。“小家”即我们与父母或是子女生活的纽带,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在“小家”中感受温暖,获得支持。而“大家”既是社会,也是国家。社会是一个“大家”,包容个体的差异,促进个体的发展。国家更是一个“大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在国家中交流,融合,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大背景,大环境。

和美二字包含了许多含义,温馨与安宁,和谐与美好。和美家庭这一概念既表达了对“小家”温馨宁静的希冀,也传递了对“大家”安定和谐的祈愿。“小家”的和美是“大家”和美的基本与有力保障。

在《和美家庭》一书中,首先阐述的便是对于“和美小家”的认识。从家风美德到家庭教育,无一不对“小家”的和谐美满提出深刻的理解。第一点,家风,一直是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重要概念,央视频道也曾经就此概念对市民进行过采访。家风应该是一个家庭的氛围,是一个家庭的基本准则,是一个家庭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家庭对其成员无言的教育。不论是世家大族祖祖辈辈,还是新婚夫妇初入围城,都应该有形成自己独特家风的意识。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成员的纽带,使得夫妻恩爱,祖辈孝谦,婆媳和睦,保证了一个家,以及其家庭成员的稳定与和睦。古语有言“家和万事兴”,和美的“小家”使得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爱与温暖。被爱包围的人是幸福的,幸福的人会自然而然的传播这个社会急需的,也乐于看到的正能量。“小家”的和美也因此使得社会这个“大家”更加安定——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勤俭节约,绿色生活;遵纪守法,律己自持。

和美“小家”的第二点便是家教。当个体步入社会,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也代表了其所生活的家庭。个体的行为便是家庭教育的体现。良好的家教使得个体更容易融入社会,行为更容易被社会所接纳,也为个体自身赢得了尊重与机会。子女的家教,源于父母。就父母而言“其身正,不令而行”,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榜样。提升自身修养,对孩子宽严并济,尊重孩子的选择是父母要做的基本。父母的一切行为源于对孩子的爱,但这种爱不应该成为溺爱,也不应该成为放纵孩子的理由。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优良的意志品质,让孩子勇敢,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成长。同时,父母的爱有时也会成为孩子的羁绊。我们听过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是为了你好”,但有时却忽略了孩子自身,作为一个成熟个体,的自由与选择。因此,平等的沟通也必不可少,拉近彼此的距离,倾听对方的想法。

第三点便是理财。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涓涓细流,积少成多,家庭的理财观念是家庭经济基础的保证,是家庭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经济环境与消费习惯的保证。

阅读是《和美家庭》中提到的第四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单可以于内修炼人的品德,也可以于外打磨人的气质。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阅读拓展生命的宽度。书籍,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阅读成为我们“小家”中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父母提升自身修养的途径,让阅读成为我们子女健康成长的保证,让“小家”中的书香在社会这个“大家”中蔚然成风。

第五点便是低碳生活。近几年来,北京成了有名的“霾都”,灰蒙蒙的天空成了北京冬季的主色调;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爆出,入口之物使部分市民提心吊胆;过度包装的出现,让节庆期间出现了不和谐的风景线。然而,面对这些问题,社会上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低碳生活,让绿色出行成为习惯。北京的市民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带环保袋,严格执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践行光盘行动的理念。个体与“小家”的努力,使得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第六点则强调了生活中的智慧。从居家清洁到服装选搭,从衣物整理到科学瘦身,从事业到家庭,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中肯的建议。

纵览全书,每一章都以“小家”作为切入点,由浅入深,由概念到事例,逐渐引入“大家”的概念,向读者渗透“小家”与“大家”的密切联系,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个体行为习惯对整个社会背景的关键作用。“小家”的和美使得“大家”和美,让我们理解与践行《和美家庭》中提到的理念,和美“小家”,和美“大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