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咚咚敲
——海南幼儿园小2班户外观察记录
观察日期:2018.12.10
观察时间:8:20——8:30
观察地点:外操场
观察对象:苏戴洋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和专注能力。
观察记录: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自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后开始愉快地玩起来。
苏戴洋今天选择了音乐演奏“小鼓咚咚敲”,他开始摸索怎样才可以发出声音,刚开始他把鼓挂在脖子里敲了两下,觉得声音不好听就对“鼓”失去了兴趣,当他想放弃“做个演奏家”时,老师提醒他说:“动动脑筋,还有别的玩法吗!
洋洋想了想,开始尝试不一样演奏方法,只见他拿了几个不同材质的鼓平放在地上,用两个鼓锤同时敲,哇!声音真好听,边敲嘴巴里面还边哼着什么……
观察分析:
洋洋一开始对简单的敲鼓很感兴趣,但是就敲了几下,就发现不像想象中那么有趣,很快就玩腻了,打算重新去选择别的游戏材料。
自制的鼓两边基本都是用布包起来的,所以敲起来发出的声音也不是很清脆。洋洋可能觉得声音不好听,不想玩了。通过我的提示,洋洋又找了个皮质的鼓一起敲,成功的激发了他的兴趣,敲得乐此不疲。
孩子是游戏的主人,要让孩子自由的想象、探索,从而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育措施:
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丰富适宜的幼儿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游戏,满足幼儿的需要。
2.对投放的材料,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促进他们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