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动物的雨伞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仿编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的雨伞》。
2.小鸟、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导入主题
(出现画面:森林背景图)
1.师:今天森林里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看看都有谁?
(点击出现小鸟、蚂蚁、青蛙)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森林背景图)看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你知道这是哪里?(森林里)。你看到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讲述。今天的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小动物们玩得可高兴了。
出现画面:下雨森林背景图
2.师:哎呀!怎么了?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它们会怎么躲雨呢?
幼儿与同伴交流。
3.个别幼儿回答问题。
4.教师小结。
我们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到底是怎么躲雨的。
二、逐句欣赏,理解诗歌
(出现画面,拖动小鸟到大树下躲雨)
1.提问:小鸟想的什么好办法呢?大树变成什么了?小鸟是怎么做的?(通过共同探讨,师生边念诗句边学一学飞的动作)
2.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成了什么呢?小鸟找的伞真大,引导幼儿给小鸟的雨伞起个名字。(大树伞)
3.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鸟找到的伞,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呢?(引导幼儿编一编:小鸟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小结: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
师生共同表演小鸟飞。
(画面:拖动蚂蚁到蘑菇下躲雨)
1.提问:蚂蚁把什么当作了伞?猜猜看,引导幼儿给蚂蚁的雨伞起个名字。(蘑菇伞)
2.它是怎样到蘑菇下躲雨的?
3.小结: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4.幼儿分角色表演:谁愿意上来做蘑菇伞的?看看,哪朵蘑菇伞最漂亮?部分幼儿扮演蚂蚁爬到蘑菇伞下“躲雨”。
(画面:拖动青蛙到荷叶下躲雨)
1.提问:知道青蛙是怎么躲雨的吗?荷叶又变成什么了?
2.引导幼儿给青蛙的雨伞起个名字。(荷叶伞)
3.小结: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
4.引导幼儿想一想: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出现画面乌龟和松鼠)
1.你们看还有谁?
2.他们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靠别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3.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乌龟和松鼠
4.小结:乌龟缩进龟壳里,龟壳伞;松鼠翘起大尾巴,尾巴伞。
5.提问:小乌龟为什么能用壳挡雨?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当雨伞?如果小乌龟用尾巴挡雨行吗?(引导幼儿知道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本领。)
三、完整学习诗歌。
1.小动物都有了一把伞,真高兴。老师把它们找伞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诗歌,教师根据每句诗歌内容进行演示。
2.提问: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觉得给这首儿歌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幼儿讨论)老师也给儿歌取了个名字,《动物的雨伞》你们同意吗?
3.引导幼儿一起看画面朗诵诗歌。(分组朗读儿歌)
四、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又有几个小动物想请我们帮它们找伞呢!(点击出现:小鸡、蝴蝶、毛毛虫)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2.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模仿原有儿歌的格式进行创编,提醒幼儿注意动词的运用。
3.朗诵创编的儿歌。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真厉害,帮小鸡、蝴蝶、毛毛虫也找到了伞,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找一找,看看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做小动物的伞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