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教师在中班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申请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8日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微课题:教师在中班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申请
海安市教师微型课题立项申请表
单位:海安高新区海南幼儿园 学段: 项爱娟 学科:Q
课题名称 | 教师在中班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课题论证报告 | |
课题界定 | |
民间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代表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曾经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在幼儿生活中的是动画片、电脑游戏及高档的玩具,民间游戏正逐步远离幼儿的生活,他们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古老的游戏,其实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仍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是由民间游戏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教师在中班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就是以民间游戏调查、收集的游戏理论为基础,推动教师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体育活动,掌握游戏课程的指导策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
研究意义 | |
1.理论价值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要从实际出发,从蓝本(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方案)出发,从生活出发,从改造出发,走向创新和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幼儿园课程要远离“小学化”,幼儿园教师必需专业化。课程游戏化是一个课程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将起关键的作用。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也应该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可见,教师专业化对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有利于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2.实践价值 本课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选择与运用,促进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实施文化浸润、特色传承滋养的教育,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地方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丰富本土课程体系,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选择与运用,促进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实施文化浸润、特色传承滋养的教育,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 |
研究内容 | |
1.民间游戏现状的调查及分析研究。 2.民间游戏在幼儿游戏中运用的研究。 3.利用课程游戏化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
研究方法和步骤 | |
主要运用调查法、案例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在准备阶段主要运用调查法;在实施阶段主要运用案例法、行动研究法;在总结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
1.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首先我们通过教师专题会和家长座谈会,让老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形成共识。 2.家校合一,广泛收集 首先是教师参与收集,组织教师们开展理论学习,让大家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教师通过多种网络、杂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文献,以及自己的童年游戏的回忆等方式,收集各种民间游戏,对其进行整理。 3.分类整理,合理融合 根据收集的民间游戏资料,组织课题组的教师,采取边学习、边摸索的方法,思考哪些民间游戏资源可以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来,同时,我们还根据民间游戏的难易程度以及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将这些民间游戏设计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4.一课多磨,促教师成长 开展的“一课多磨”活动,组织老师上一节彰显地方特色的课,让教师进行多次打磨。在此活动中我园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明显增强了,学会了协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 |
已有研究基础 | |
1.确定了研究思路,建立了研究小组。 2.搜集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 3.多次与年长的老人接触、了解当地特色民间游戏。
| |
预期研究成果 | |
1.民间游戏的收集与运用。 2.子课题研究报告:如何利用民间游戏,优化教师体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能力。 3.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