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人生第一课》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大家都奉信,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所以我们的教育往往都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生活为辅。在这个色彩斑斓的社会,我们这代人就是最好的写照,空谈多于实际,最终只是“为了生活”而去拼搏努力,失去了最初的梦想。
课本上描述的永远都是正能量,都是美好的结局,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孩子有权利,也必须知道“善恶之分”。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未来才是有裨益的。
我想老师们在课堂的第一课,应该是让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让班组的成员能够互相认识。然而人生哪有第一节课,哪有一句话,一个行为就能给孩子引路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平时的习惯养成,孩子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孩子的内心是纯洁无暇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很深的影响。大量数据表明,孩子的坏习惯大多数都是从父母处习得。不管生活如何艰辛或富裕,父母都要用平常心对待孩子。
曾经看过一篇论菊的文章,一座花园里面,有一盆菊花上面有株长歪了的弱小的菊花,其它的花开的都很硕大,这株菊花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在场的人都说要把这株花除掉。这时候,老者说:这株菊花出土之后就被其它菊花遮住,那对它岂不是也不公平。说罢,老者将花盆转了一个方向,使得那弱小的菊花对着阳光,说道,大家觉得这样如何?满院的人,各自陷入沉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误入歧途之后,要引导回到正轨,而不是怨天尤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乃至社会任何一个人。生而为人,我们要善良,对任何人都怀有感恩之心。作为父母,要正直,勇于承担责任,给孩子树立榜样;作为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让孩子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良善,厚德方能载物,让孩子知道社会是美好的。
我们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自然会茁壮成长。他们会勇于承担责任,会善于思考问题,会处理任何事情。
盼,这一天到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