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说谎”行为
孩子会不会说谎,这首先是一个问题。在幼儿园处理家长问题时,总会遇到家长强调:“这么小的孩子不会说谎,一定是老师的错”!
孩子到底会不会说谎呢?其实家长应当明白,这种情况在有些孩子身上是经常发生的。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其实原因不同,性质也不相同。有些可以归为说谎,有些则是现实与想象的混淆所产生的“异想天开”。
1.现实与想象的混淆
孩子因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与理解,这就容易导致说话与事实不相符,特别是在幼儿在讲故事时,会加入更多他所想象的东西,从成人的理解来看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个阶段的幼儿认知活动和思想发展都不够成熟,容易将自己想象的世界和实际生活混同起来,说出一些与事实不合的“异想天开”的话来。或回答与事实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四、五岁左右的儿童,这种现象往往较为明显,因为到了这个阶段,语言能力渐强,知道可用语言来处理面对的应激。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还没有强烈的善恶、是非之心,对于"不据实"而说的话,不觉得有那么严重。对于此情况,父母不必担心,因为它只是儿童身心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不成熟的产物。当发现孩子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相符时,我们不能急躁,更不能断然否定孩子,而要通过分析了解,帮助儿童从虚幻的世界里走出来。同时,这也是培养想像力的关键时期,有时,鼓励孩子大胆无边际的想像非常重要。
2.有意说谎
孩子有意说谎最常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逃避批评与惩罚;二是为获得某种利益;三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因此,家长首先要理解,说谎是有原因的。并根据这些原因对照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以思考解决办法。
(1)孩子为了逃避批评或处罚而说谎,这是一些家庭中孩子常常使用的对付家长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形成,起因在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方式与态度。
这样的家庭,父母往往是过于简单、粗暴,很少尊重或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一有问题,总是责备、诉说,总是将家长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应对,当孩子发现,不跟家长说真话,或说假话可以逃避将要面临的责备、批评、处罚甚至打骂时,这种策略就会被巩固下来,并经常使用。
(2)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进行说谎。
比如,我见过这样的孩子,在家太娇惯,父母比较焦虑,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因此,当孩子入园后,总是不放心,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亏,小朋友欺负、老师对他不好、吃不好等等,并有意无意地在孩子多次面前表露出来。孩子从幼儿园一回来,就总是问这些问题。
这一方面,增加了孩子入园的负面感受,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慢慢地,孩子摸透了家长,当他不想上幼儿园时,就开始编老师如何说他了,骂他了。家长往往信以为真,并带着孩子找到园里,要一个说法。结果这样的孩子更大胆地使用这样的策略,并导致家园配合变成家园对立。而孩子却在家长一次次带到园中确认时,变成了违心说谎的孩子了。
这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孩子知道父母愿意相信什么,希望听到什么,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好处,为此会制造谎言,说得像真的一样。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在幼儿园会受人欺负,回家总是希望通过询问孩子找到证据,结果可能就会得到证据,孩子会夸大地说某某老师怎样、怎样了。
(3)孩子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攀比的孩子,往往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但又不愿意在小伙伴中被比下去,因此,使用无中生有的说法。比如,看到别的孩子拿了一个小汽车去园里玩,他很羡慕,但又不愿意说自己没有,于是常常会说:“我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比这个还要大许多的,在家里,不给你玩”。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因此,家长应当根据这几种情况,判断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应当注意什么。一旦发现孩子说谎,要反思自己的教育在什么地方出错了,而不是判定孩子品德不好、不诚实。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