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织梦处 足迹生花时
——海安市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项目展示活动在高新区海南幼儿园举行
6月9日,海安市学前教育“基于儿童立场的小主人行走课程建构”暨课程游戏化项目展示活动在高新区海南幼儿园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南通市教科院幼教教研员陈爱萍、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基教科杨顺梅、姜如萍,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丁月玲以及全市省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单位和共建单位园长、业务园长、骨干教师近百人。
游戏藏星海 探索现虹光
海南园匠心打造开放游戏空间,打破界限激发探索,让行走唤醒孩子的百种语言,滋养多元成长。参访老师们穿行于野趣盎然的游戏场域:农庄石磨轻响、沙水泥创意流淌、迷彩身影跃动……孩子们的游戏表现令参访者频频驻足,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
分享成诗行 所遇皆智慧
活动现场,四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小中大班四节集体活动:美术《冰冰凉凉的脚印派对》、音乐《海安拉面馆》、数学《“智”趣海安行》、综合《出发吧!思维寻宝小分队》,将行走化作生动的集体活动,让学习在行走中自然发生。
高新区幼教辅导员彭月华、明道幼儿园副园长谢小丽从儿童发展视角出发,深度剖析活动价值与实施策略,在肯定亮点的同时提出优化建议,为教学活动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付婧婧通过《脚丫寻踪:海南街的N种打开方式》案例,生动诠释了立足本土资源的课程创新实践。
费红梅作《顺行而育 融合生长——指向“完整儿童”的“小主人行走”课程实践探索》,从融“新”·“小主人行走课程”之问、融“纳”·小主人行走课程之思、融“径”·小主人行走课程之行、融“和”·“小主人行走课程”之续四个方面详细交流了“行”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完整建构,从而促进儿童的完整生长。
专家明方向 来日看扶疏
南通市教科院幼教教研员陈爱萍围绕《从“表征”到“深度学习”,让有意义的学习看得见》作讲座。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幼儿园表征与深度学习的互动机制等方面进行解读,强调要构建幼儿表征导向的深度学习支持系统,以“可视化——系统化——深度化”的学习路径,读懂幼儿思维的细节,找到解读幼儿心灵的密码。
海安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副园长缪亚琴以《三步九法——小班主题建构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步法攻略》为题。阐述教师在游戏的三个步骤中如何基于儿童立场,巧用方法,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实现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指导教育路 同绘锦程图
杨顺梅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肯定了海南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之路,深化儿童本位的游戏化实践。她提出要以游戏化为核心构建玩学一体新生态,建议幼儿园同仁深化实践,用游戏点亮童年、形成海安幼教品牌力量。
以童真丈量教育温度,用行走激活成长能量。这场行走既拓展了课程边界,更让教育回归本真。海南园将持续基于儿童立场,深耕“小主人行走”课程,深挖地域资源,让每个孩子在发现中认识世界,在行走中启迪智慧,在体验中收获成长,以最美的姿态一路前行,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