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行走=无限可能
——海南幼儿园“3+”教师成长营情境化“行走操”教研活动
为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促进幼儿体能发展,感受情境与行走相结合的快乐,创编儿童视角下的行走操,海南幼儿园“3+”教师成长营开展了情境化“行走操”教研活动。
以研促长 慧想行走情境
费红梅引领教师们围绕幼儿园行走操创编需要关注什么?如何将幼儿行走经验链接到情境化行走操当中?情境化行走操的编排步骤有哪些?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强调情境化行走操编排以“幼儿为本”,追随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行走经验,给予每个孩子更多自主创编的机会,倾听幼儿对情境化行走操的想法,进一步提高情境化行走操质量。
导图呈现 明晰行走思维
各年级组分别结合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水平,从儿童立场、行走地点、音乐选择、动作编排、器械运用、队形变换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让行走操的创编更加科学适宜、生动且富有创造性。
符号表征 读懂行走儿童
孩子们就行走操话题开始一系列讨论、创编、表征,在观察、倾听中,教师了解到好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现了有趣的儿童,有趣的行走,有趣的成长。行走操如何选择行走地点、行走地的情境创设、行走动作的创编,这些看似微小的话题,却成为孩子们热切关注的核心要点,为后续的情境化行走操创编做好铺垫。
实践优化 创新行走样态
小班、中大班分别制定出分层的情境化行走操主线:小班幼儿小步向内走,以海南园的竹林为主要情境,“竹林之约——与竹共舞——竹林探险——沐浴阳光”中,整个行走操以小竹笋历险记的情境贯穿,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险的精神品质;中大班的孩子们则以海南小主人的姿态,大步向外行,乘上列车,用稚嫩的口吻讲述了他们“云游海安”的奇妙之旅,“海南园——龙腾武术馆——石板街——海南村田野”,将武术与行走操、情境与民间传统有机结合,巧妙运用扇、刀、盾、旗、鼓等道具,在情境中享受愉悦,在行走中积累经验,在运动中促进体能发展。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此次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在深度交流中不断反思、探究、赋能。行走没有止境,运动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深挖地域资源,丰富行走经验,充分发挥情境化行走操的独特价值,帮助幼儿塑造强健的体魄,让情境化行走操助力幼儿以童心观世界,以童步量世界,以童趣创世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