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二、地震前预兆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动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
三、地震逃生原则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跪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室外要注意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立交桥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避开危险场所。
四、注意事项
1.不要去乘坐电梯,如果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2.如果处在高楼,不要跑到走廊、阳台楼梯处,更不要跳窗逃生。
3.不要靠近山体、悬崖。
4.当无法自己逃离废墟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不要恐慌,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脱离险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