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举个“栗”子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为了让孩子们对秋天有直观的感知,我们请孩子们收集了秋天的果实,将它们放置在了植物角里。一天吃好午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玩具在走廊上自主游戏。
菲菲:“这个我在奶奶家见过,它是板栗。”
源源:“板栗是长在泥土里面的。”
森森:“板栗是从草地上长出来的。”
菲菲:“板栗长在树上,它的外面有很多刺,板栗就藏在刺里面。”
听着孩子们的讨论,看着孩子们的兴趣那么高,我想何不抓住机会,带孩子进行有关板栗的探秘呢?利用假期,我们鼓励爸爸妈妈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寻找板栗。
教师支持:
《指南》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器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当孩子对板栗产生兴趣后,教师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并利用家长资源,鼓励、支持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认识、了解板栗。
前期孩子们发现板栗、寻找板栗,对板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了板栗的世界。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预设了目标和课程的内容。
主题目标
1.知道板栗的生长环境,了解板栗的基本特征。
2.探索将板栗从毛刺中剥出的方法,在实践体验中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3.通过绘画、品尝等活动,进一步感知板栗的特点和用途。
思维导图
亲子调查
“栗子树长什么样?”
“栗子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栗子可以做什么呢?”等等。
针对孩子们对栗子的各种疑问,我们开展了有关栗子的大调查,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小朋友带来了板栗,我们来找找板栗的小秘密吧!
问题一:
我见过的板栗长什么样?
孩子们把自己带来的板栗都收集起来,仔细观察。
“生板栗外面的壳硬一点,吃上去甜甜的,硬硬的。”
“熟的板栗闻着更香,而且板栗肉的颜色也比生的板栗要深一点。”
问题二:
板栗树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生长的呢?
我们一起观看了板栗树的生长环境和过程,孩子们知道了原来栗子树多见于山上,并且南方和北方会有不同品种的栗子哦!
1.说说我的发现
“原来栗子的外面真的有一件刺衣服,像针做的一样。”
“是啊是啊,原来栗子是在刺球的保护下长大的。我还以为它生出来就穿着
的是红铠甲。”
画画我的发现
经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原来未成熟的栗子外壳是青色的;当栗子成熟后,外面的刺球会变色,同时也会裂开露出板栗宝宝。一颗刺球里,会保护着双胞胎宝宝,有的还是三胞胎、四胞胎。
通过观察探索不仅让幼儿对于栗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让幼儿在共同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大胆表达。
“小刺猬,毛外套,脱了外套露紫袍,袍里套着红绒袄,袄里睡个小宝宝。”,小朋友们你看桌上的板栗,它的壳包裹着细细密密的刺,当壳裂开后,呈现给人们的是那一颗颗饱满光滑的栗子。今天孩子们用好玩的方法,来给栗子来个变形记。
板栗写生
孩子们通过观察板栗的特征,进行观察和讨论,说一说果壳和板栗的外形和色彩特征。运用油画棒结合趣味技法,表现出板栗鲜明的色彩特点;并巧妙地运用纹理按压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板栗细细密密的刺,培养小朋友们的创新创作能力,增强作画过程的趣味性。
爱创作的孩子们开始了——板栗的写生。
板栗手工
孩子们不光用油画棒的形式变现出板栗,他们还用超轻黏土捏出一个个可爱的板栗呢!孩子们还用板栗制作成一幅幅手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栗子变形记》活动圆满的成功了,虽然这些作品在成人看来不那么完美,也不是那么精致,但却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制作的,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很棒,都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味美甘甜的栗子当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秋季果实,无论是当零食还是入饭、做菜,样样都香喷喷!瞧,大1班们也在热火朝天的准备栗子美食呢!
板栗除了煮着吃,还能怎么吃呢?孩子们一致决定做一次简易版的板栗饼。先把蒸好的板栗剥出来接着把面团揉成一个个小圆,再把剥好的板栗放上去,我们的板栗饼就做好了!
看了老师的示范孩子们也要动手试一试搓一搓、捏一捏,很快板栗饼就制作好了。“我回家也要和妈妈一起再做一次!”“好香呀!”孩子们吃着自己制作的板栗饼赞叹连连,接着还把包装好的糖炒栗子分享给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请他们品尝自己制作的板栗。
生活是一种教育,食物是一种生活,不负时光,“食”刻相伴。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能够积累到丰富的生活经验。
板栗可以发芽吗?
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我们一起上网查询板栗的种植方法,通过网上查询,家园共同的配合下,发现板栗的种植方法:将栗子的头部朝下,用清水浸泡。在这期间每天要给板栗换水,才能促进板栗发芽哦。浇水的量也不要太多,差不多能到板栗的一半就可以了!等到一个星期左右,栗子的头上会冒出白色的根部!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栗子种子放入土壤中进行种植!
涵涵说:板栗遇到水会变大,变胖,可以放在水里。
凡凡说:我和妈妈找到水里发芽的图片。
森森说:土里发芽快,因为有阳光。
念念说:在土里还可以施肥,可以快快长大......
孩子们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一边记录。并对自己种植的方法信心满满,各执己见,板栗种植小组成立啦!我们先将板栗泡进水里。
一周后,我们一起把生的板栗种下去。小朋友们每天来幼儿园就会跑到植物角,松土、施肥、浇水,记录板栗的变化。等待着新的发现 。
经过两周后,发现板栗没有任何动静你们有点坐不住了,板栗为什么不发芽?怎样才能发芽呢?孩子们又开始探讨起来......
珺琳:可能要放很长时间才能发芽
思懿:发芽需要充足的阳光,最近一直下雨,所以没发芽。
探索一:怎样让板栗保持温度呢?
我们一起观看种植的视频,发现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就是利用大棚,薄膜被太阳照射后能产生热能!让植物不怕寒冷。小朋友们仿佛找到新大陆,纷纷动手开始制做。找大点的塑料垃圾袋裁剪成长方形,用吸管支撑在花盆的四周盖上“薄膜”,简易的大棚做好了。
又过了一周,板栗仍然没有反应。
探索二:板栗为什么不发芽?
阳阳:肯定是我没有好好照顾他
小杰:板栗是不是死了,所以不能发芽
含含:不会的,可能它的壳太硬了
苏苏:它可能跟乌龟一样冬眠了,春天到了就可以发芽了。小朋友们还一起勾画出们的期待。满怀希望的画出他们心里板栗发芽的样子,并继续照顾板栗。
课程反思:
在“举个‘栗’子”活动中,教师利用自然材料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提出问题,引发他们亲身感受且愿意亲自探究。观察、询问、采摘、打开等,让幼儿对板栗有了更深的感受。在探究和分享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幼儿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新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器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春种秋收,大自然的四季更替过程中还有哪些事物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们?老师将继续跟孩子们一起探究、学习;让我们继续出发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