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小学,我来了!
本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学期,意味着幼儿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而幼儿园与小学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状态,使得幼小衔接尤为重要。
第一章·小学前奏曲
课程缘起
一天早上来园后,有几个孩子看见小小播报站上的“日历”,说:“老师,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要毕业啦?”“是呀,你们就要上小学了。”“我到时候上城南小学呢。”“我也是,我也是。”“那你要去哪里上小学呢?”……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学,充满自信地走进小学,班本课程《小学,我来啦!》应运而生。
在晨谈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有16名宝贝非常期待进入小学,3名宝贝不想去小学,他们说:
“小学的操场很大,也有很多教学楼,我很想去上小学。”
“我想上小学因为我的哥哥也在小学。”
“上小学可以学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上小学以后会有很多作业。”
“我不太想去小学,我怕找不到以前的好朋友。”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关于小学的期待与疑问,生成了课程网络图,预设了课程目标:
1.建立积极地进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特点和环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关于小学的调查
小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陌生又无比憧憬的地方,再过不久,他们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了!在孩子们的心中,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有很多关于小学的问题,那么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吧!
宝贝说:“教室里会有黑板,还有黑板擦。”
宝贝说:“书包里有直尺、铅笔还有书。”
宝贝说:“课间十分钟,我可以去厕所,还可以为下一节课准备要用的书。”
通过调查孩子们不但知道了小学教室里的基本设施,而且知道书包里可以放什么、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对小学有了初步的印象。
画一画我心中的小学
小朋友们拿起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小学,安静的蓝天、柔美的白云、高大的教学楼、宽广的操场、庄严的升旗台、可爱的小学生,五彩斑斓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期盼。
第二章·小学进行曲
绘制小学地图
我们去参观哪所小学呢?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在地图上搜索了最近的城南小学西校区,孩子们观察到我们幼儿园到小学的路线一共有2条,一条是2.7公里,一条是2.9公里,开车需要6~7分钟,孩子们对小学的位置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们没有手机,怎么才能知道去小学的路线呢?”
“我们可以跟着老师、小朋友一起去,就不怕不认识路。”
“我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
“我们可以先画下来,到时候把地图带着,就能认识了。”
许多小朋友对绘制地图都很感兴趣,于是,孩子们绘制了几张不同的前往小学路线图。
参观小学
迎着晨曦,踏着春的气息,孩子们在顾春琴副校长的带领下走进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小学校园里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她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小学里地每一处风景。教学楼、大操场、食堂、小剧场、种植园……无一不引发孩子们的阵阵赞叹。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校园里,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他们真切感受着小学生活不一样的美好!
活力大课间
在宽敞的操场上,孩子们驻足观看了哥哥姐姐的大课间活动。他们拿着扇子做操的样子可真神气呀!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忍不住跟着学做,为他们鼓掌!在为哥哥姐姐们点赞的同时,孩子们也展示了自己的传统武术操。口号铿锵有力,动作步步到位,仿佛一招一式间有了小学生的影子。
课堂亲体验
坐在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模仿哥哥姐姐的样子,坐姿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他们跟着哥哥姐姐一起朗读诗歌、做手势舞、唱校歌,既兴奋又激动。那一刻,他们已然成为了一名小学生。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和疑惑,小学的哥哥姐姐们耐心地解答,现场时时洋溢着欢快的笑声。孩子们还和小学的哥哥姐姐们互赠了礼物,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和美好的友谊。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在期盼、自信、欢乐、满足与希望中圆满结束了本次小学参观、学习之旅。孩子们站在镜头前,露出甜甜的笑容,一起与小学合影,将这次小学之旅定格在特别的记忆里。
憧憬小学 趣味分享
参观小学后回到幼儿园,孩子们意犹未尽,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畅谈自己见到的小学,讲述着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画下我的参观日记,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收获。
老师的话: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是幼儿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也是重要的入学心理准备。”参观小学体验活动是幼儿园幼小衔接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孩子们在观察、倾听、体验中对未来的小学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中多了一份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激发了他们对入小学的期待和美好向往,为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小学畅想曲
幼儿园vs小学
那幼儿园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大家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相同点和不同展开了讨论。
宝贝说:“哥哥姐姐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书包,里面放着很多书。”
宝贝说:“中午睡觉的时候,他们都是趴在课桌上,我们是睡在床上的。”
宝贝说:“教室里他们用的是黑板,我们是一体机。”
宝贝说:“周一的时候我们和他们一样都要升国旗,都有老师在国旗下讲话。”
宝贝说:“小学里的厕所都是独立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是分开的。”
在讨论、分享、记录中,孩子们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的相同与不同,一起合作完成了小学VS幼儿园的对比图。大家都愈发期待上小学了!
用图文形式来记录小学印象,是一个归纳梳理前期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对小学的认识从初浅表象进一步深入,从关注小学的外部环境逐步深入到关注小学里的活动。
感受时间
时间有快有慢,那时间到底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时间是什么吧!
“时间就像龟兔赛跑,快的时候就像小兔子,慢的时候就像是乌龟爬。”
“时间就是数字。”
“时间就像是太阳和地球,一直在转,一直在走。”
“时间像一个机器人。”
时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时间是具像的,孩子们能清晰地联系生活实际并用绘画表现出来。(图片11)
一分钟大挑战
你觉得一分钟长吗?
“收玩具的时候,一分钟过得很快,因为我们的玩具非常多,一分钟来不及。”
“有些时候早上我不想起床,赖床,妈妈就会说:再睡一分钟哦。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呢?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我们来挑战一分钟吧。
“一分钟我想挑战折纸。”“我想拍球。”“跳绳也可以!”
一分钟很短,但是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整理物品,跳绳……但是一分钟也有很多事情做不了,比如:拼大汽车、画一幅画、吃饭等。
探秘小书包
“我的书包是蓝色为主,它上面有很多口袋,可以装很多东西。”
“我的书包上有绿色、白色,它两面有口袋,可以装水杯。”
“这是我的星球书包,外面有个透明的袋子,可以放橡皮。”
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展示着自己的书包,通过小朋友们的仔细介绍,知道书包有很多造型,也有多个不同的口袋,每个口袋都可以放很多不同的文具。
百变小书包
小朋友们,你想拥有一款什么样的书包呢?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小书包吧!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设计构思,每个人都从色彩、花纹的搭配上体现了自己特有的想法。看!小朋友们设计的小书包,款式各异,有的卡通可爱;有的粉嫩又梦幻;有的方正有层次;有的功能多样富有科技感;有的色彩鲜艳……
整理书包大赛
整理书包还有小秘诀哦!“先来分分类,再来放放好。别忘还有它,完成拉拉链。”听了他们的介绍,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纷纷要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孩子们练习整理书包,学会了独立整理学习物品,并能把它们整齐、有序地摆放进书包,建立了分类、按序摆放的经验,为入小学做好了自理能力的准备。
如何正确背书包?
经过对书包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小朋友们还需要探讨如何正确地背起这个学习伙伴。接下来,请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学习正确的背书包。
小结:正确背书包方法
(1)背书包时,书包顶应低过头部,腰带位置应在腰部
(2)应同时背上两条肩带,令两肩分担书包重量。
(3)重物应尽量摆近背部,以免令整个人前倾。
其实,整理的艺术和魅力不仅于此,孩子们从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出发,学习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养成了擅于管理收纳物品,喜欢干净整洁的好习惯,也体会到自我管理带来的成就。
红领巾的秘密
关于红领巾,小朋友们有很多想法与好奇:
“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
“上了小学,我们都可以戴上红领巾了吗?”
“国旗是红色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所以红领巾也是红色的。”
“上小学的哥哥姐姐才能系红领巾,戴红领巾是小学生的标志。”
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有关红领巾的知识,我们组织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通过视频与老师的详细讲解,孩子们知道了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戴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护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呢?因为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血染红的,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红领巾该怎么戴?
怎样系红领巾呢?有个小口诀告诉大家:
领巾披在肩,
左肩压右肩,
右肩绕一圈,
圈里抽右肩。
根据口诀,小朋友们开始尝试起来,满脸洋溢着喜悦与兴奋。此刻,自豪感萦绕于心。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折着红领巾、回忆刚才老师说的系戴要领。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脸上充满着笑容。他们对小学充满着向往,立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早日戴上红领巾。
第四章·毕业交响曲
再见幼时光
毕业照拍摄结束不久,常常听到有孩子讨论着关于“我们真的要毕业吗?”“毕业需要我们干什么的?”“我们毕业后真的要离开幼儿园吗?”“上小学后,我们会是什么模样的呢?”……可见,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孩子们也开始对一连串“毕业”的话题进行思考了。
毕业是什么呢?
宝贝说:“就是我们放假了离开幼儿园,再也不回来了。”
宝贝说:“毕业后我们就要上一年级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宝贝说:“毕业后就是上小学成为大哥哥大姐姐。”
宝贝说:“毕业就是我们成长了,我们要告别我们的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去小学生活了。”
好朋友记忆
桐桐:“若瞳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俩个都喜欢搭积木,上一次我们搭了一个小车。”
辰辰:“我的好朋友是子衿、梓艺,我们天天一起玩,她们长得很漂亮,我喜欢和她们一起玩。”
凡凡:“我的好朋友是丹丹,我俩经常一起玩踢足球、玩攀爬架。”
洋洋:“我的好朋友是金川,我俩总是一起玩。”
毕业倒计时
离毕业越来越近,小朋友们即将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那我们在幼儿园的日子还有多少天呀?
孩子们想设置一个倒计时,让自己清楚地知道在幼儿园还剩多少天。但是什么是倒计时呢?
宝贝说:“倒计时就像捉迷藏一样。”
宝贝说:“倒着数就是10、9、8、7、6、5、4、3、2、1。”
宝贝说:“倒计时就是数字要倒着数。”
教师思考:
倒计时可以提醒一件事的到来,那它可以提醒毕业的来临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孩子的时间观念,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幼儿园和家庭一定要发挥引导作用。你要问孩子一个月有多长,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月的长短。时间在孩子们眼中的概念是很抽象的,所以孩子们很难把握住对时间的精准把控。所以我们要通过数字、事情、活动将时间具象化,让孩子知道数与生活的联系。时间的概念、时间的重要性也会慢慢地被孩子们在生活中一点点地发掘出来。
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毕业倒计时”提示板,大家都把自己的自画像贴到展板上,这是属于我们的毕业季,让我们一起倒计时!
毕业了,我想说
孩子们有很多话想说,快来听听他们的话吧!
“毕业了我想对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毕业了我想对我的好朋友说‘我很喜欢你,以后我们还做好朋友吧!’”
“我想对叔叔阿姨说谢谢你们做出好吃的饭菜。”
回想入园第一天
时间转瞬即逝,刚来幼儿园时,孩子们童稚天真,三年时光,孩子们已然长成一个个独立、懂事的大孩子了,你还记得自己刚入园的样子吗?
“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我一直想着我的爸爸妈妈。”
“刚来幼儿园时,我做自我介绍有些害羞。”
“来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很喜欢幼儿园的玩具。”
“一开始我哭了,但是和小朋友玩以后,我就很开心。”
毕业前我想做的事
毕业之前,你还想做什么呢?
“毕业之前我想和老师、小朋友拍一张合照。”
“我想见一片幼儿园的叶子,带回家做成书签。”
“我想给小朋友们唱《我的纸飞机》,我很喜欢这首歌。”
“我想去到曾经的小班、中班看一看。”
孩子们的毕业愿望不一,我们罗列起来制作成一个愿望清单,在毕业前的日子里一起完成。让宝贝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好好和幼儿园告别,感知成长中的温暖力量,记住那些美好的瞬间。
在班本课程《小学,我来了!》中,孩子们既有了上小学的意愿和爱做一名小学生的情感,也获得了有关小学生活的知识经验,有了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萌发了探究的愿望同时也感受、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整个过程中增强了孩子们进入小学的愿望,体验着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以及与老师、同伴之间的情谊,他们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对幼儿园的留恋和对小学的向往,为幼儿园生活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