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幼儿天地>大1班>详细内容

大1班

【班本课程】幼小衔接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2-05-30 14:57:18 浏览次数: 【字体:

春天总有一种魔力,万物可爱,万事可期,我们大班的孩子们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期许,又透着丝丝隐隐的不安。因为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孩子们将告别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踏入小学,开启崭新的小学生活之旅,一如当初走向幼儿园的青涩模样。
课程缘起

fdf18156c1574bb0abdf95ecb5b3428e.jpg

关于小学的话题总是不经意间在孩子的话语间展开,我们老师也清楚地感受到孩子对小学充满着好奇,充满着疑惑,但又不时流露出深深的向往。于是关于小学的一切探索悄悄开始。

茜茜:我不知道小学是什么样的。

元元:我姐姐上小学三年级,我可以问问她小学是什么样的。

萌萌:小学可以午睡吗?

诺诺:上小学是不是见不到我的好朋友了。

小宇:上小学可以认识更多朋友。

子骞:小学可以学更多本领吗?

……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孩子的讨论中涌现,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小学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记录下我们的问题,怀着期待,慢慢去探索

课程网络图

1e5d5c1336bb4ddb81e8982d433673a8.jpg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及时解决孩子们对小学的困惑,我们大1班的老师,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商讨、制定课程目标,预设课程内容,引导幼儿树立幼小衔接的意识,从“我心中的小学”“我的入学准备”“走近小学”“再见幼儿园”四个方面,支持孩子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老师的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小学初印象

14f69445b6f546cc9ce84081f2eb75b6.jpg

小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陌生又无比憧憬的地方,再过不久,他们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了!在孩子们的心中,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心中的小学,有着高高的围栏,有大教室、有大操场,我们可以在大操场上升国旗、做操、玩游戏、一起自由的奔跑!小学肯定每天都要写作业,还没有那么多玩具可以玩!但是小学有好多好多人,我想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我心中的小学它的校门很大很大,有一个可以伸缩的门,还有很多很多的教室,我们会在教室里学知识!

问卷调查

437f90153e7343f58bd100166133fd61.jpg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做好哪些准备?”……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和家长们现存的困惑,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在这个阶段做好各种准备,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我们对幼儿和家长分别进行了调查。

幼儿篇:

关于小学,孩子们心中有许多小问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到底有哪些疑问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自己即将上小学十分期待,并且做了很多准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激发了他们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同时,有关小学的一切他们都更加好奇了。

家长篇:

调查前老师做了精心而充分的准备,他们利用微信问卷星小程序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发布到班级群里让家长们填写。

通过此次幼小衔接初步调查,我们对幼儿和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现状和困惑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确了双方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将进一步提高“幼小衔接”的全面认识,明确双方的主要任务并协调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老师的话:

大班幼儿将面临着上小学,这意味着从此他将接触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这些变化既让他们感到新奇、有趣和自豪,又使他们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让我们一起做好“幼小衔接”,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起努力吧!

我身边的小学生

7e7dd2af84064f2caf1dfffcec4a75e0.jpg

通过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小学有各种各样的疑惑。为了让小朋友了解小学的生活,我们邀请小学生哥哥姐姐做小导游,通过采访“云”上解开孩子们心中各种各样的“小问号”

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问题还有许多许多……小学和幼儿园一样快乐吗”“我还有点害怕呢

为了消除孩子们的担忧,我们特地邀请了徐金泽彤当小小解说员。从我们幼儿园毕业的徐金泽彤已经是一名年级的小学生了,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幼升小时的亲身经历,以及如何做好入学准备的经验。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表示要和小姐姐学习,做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有了小姐姐小哥哥们的现身说法,孩子们想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更强烈啦!

绘本《我要上学啦

6ec35c17b7a04b589b91479e62f5744a.jpg

孩子们通过“云”采访从海南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解开了心中对于小学生活的各种问号。但随之而来的小学生活,依然让孩子们感觉很紧张,怎么办呢?没关系,瞧,大1班的孩子们跟着绘本《我要上学啦》一边玩游戏,一边了解小学一天的生活与学习。
    绘本《我要上学啦》讲述了5个小朋友的“第一天小学生活”。他们每个人都遇到了自己的麻烦,但最终也都克服了困难并爱上了上学。这本绘本按照时间顺序,事无巨细的记录了孩子们上学第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帮助大班幼儿全面了解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通过阅读绘本《我要上学啦》,孩子们不但了解了小学的生活场景,还知道了诸如“勇敢面对,你会有所成长”“上课请踊跃举手发言”等积极的观念。
孩子们还围绕绘本最后的一个话题:你在学校最喜欢的是什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最喜欢画画。”
    “我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
    “我最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其实关于有效衔接的绘本还有很多,家长朋友不妨多和宝贝聊聊,了解宝贝的内心世界,选择适合的绘本有针对性的来引导孩子,通过绘本助力孩子在思维、习惯、交际等方面的成长,使孩子们可以愉快、顺利、平稳的过渡到小学生活。
好故事总是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每一段新旅程的开始,也是一段新故事的开始。孩子,你慢慢来,老师会陪伴你顺利度过幼小衔接!

幼儿园vs小学

b2f23baecabd4ed4abd834930cfe6399.jpg

前期,孩子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对小学生活有了初浅的认识,于是大家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相同点与不同展开了讨论。

张益:幼儿园可以八点上学,我的哥哥在小学必须七点二十就到
萌萌:哥哥说小学一天要上八节课呢!
仇仇:小学有课间休息十分钟。
元元:姐姐的小学里面有语文课,数学课还有英语课。
阳阳:小学和幼儿园都要升国旗。

小冯:姐姐说她们的桌子和我们不一样,里面还有可以放书包的地方。

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记录和汇总幼儿园里老师跟小朋友们做游戏,但是小学里是要认真学习的;幼儿园的操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玩具,而小学有足球场;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在自己的小床上午睡,小学只可以趴在桌子上;幼儿园里的卫生间是在教室里的而且男生女生都在一起,小学里男生女生有单独的卫生间,而且不在教室里了。

在讨论、分享、记录中,孩子们发现小学与幼儿园的相同与不同,一起合作

完成了幼儿园VS小学的对比图。用图文形式来记录小学印象,是一个归纳梳理前期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对小学的认识从初浅表象进一步深入,从关注小学的外部环境逐步深入到关注小学里的活动。小朋友们都愈发期待上小学了!

我的小书包

daca5972b603450e8f43009e9e71a738.jpg

“小小书包真厉害,书本文具里面装,一件一件装整齐,背上书包真神书包是小学生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有一个大肚子能装下很多东西有了它的帮助小学生的用品才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小天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小书包里的大世界
    浩浩:我家里也有小书包,我的书包是红色的,可好看了!
    凡凡:我的小书包里没有书本,但是有心爱的玩具和好吃的我出去都背着它。
    齐齐:我的姐姐也有小书包,她的书包有好多的书,还有文具盒,每天姐姐都背着她上学。
1.认识书包结构

书包的类型多种多样,外形、颜色都有很大的区别,书包上的装饰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孩子们观察探索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由手提绳、主体袋、拉链、杂物袋、图案、背带、拉扣等部分组                                 2.书包里的秘密

书包是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必备工具,当背上小书包成为一名小学生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小朋友通过一番讨论了解到小学生的书包里都需要装铅笔盒、尺子、卷笔刀、水杯、本子等等。
3.设计书包

小朋友们想拥有一款什么样的书包呢?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小书包吧!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设计构思,每个人都从色彩、花纹的搭配上体现了自己特有的想法。看!小朋友们设计的小书包,款式各异,有的卡通可爱;有的粉嫩又梦幻;有的方正有层次;有的功能多样富有科技感;有的色彩鲜艳……

整理书包

8aea476426104869bc3b86f159cd7635.jpg

在我们设计了自己的小书包后,孩子们都对书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快上小学了,我们的书包里需要装些什么呢?家里有小学生哥哥姐姐的孩子们对其他小朋友们展开了“科普”:
    周思阳:“进入小学后,书包里要放我们学习需要用的各种书本。玩具和危险用品是不能装进书包里带到学校去的。”    
    谭子杨:“书包还可以放生活类的物品,比如擦手的毛巾,下雨需要准备的雨衣和雨伞。”    
    冯思琪:“姐姐说上小学后我们背的书包里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剪刀、文具盒、彩笔等......”    
    张钰浚:“书包里还可以放锻炼身体的材料,如:毽子、跳绳等......下课之后可以在操场和小伙伴们一起锻炼身体。”
    整理书包还有小秘诀哦!“先来分分类,再来放放好。别忘还有它,完成拉拉链。”听了他们的介绍,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纷纷要回家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孩子们练习整理书包,学会了独立整理学习物品,并能把它们整齐、有序地摆放进书包,建立了分类、按序摆放的经验,为入小学做好了自理能力的准备。

探秘“课间十分钟”

945e443447d440019ed8d43b6285d4f6.jpg

孩子们在讨论、分享、记录中,发现了小学与幼儿园的相同与不同,其中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就是那神秘的“课间十分钟”了,于是孩子们开始了“课间十分钟”的探秘。
    “什么是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萌萌:课间十分钟就是休息时间。
    子淇:课间十分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小宇:小学有上课、下课的铃声,一响就知道要上课、下课了。
    榕榕:我姐姐说过,课间就是两节课之间的那段时间。

“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孩子们进行了小组讨论。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小组讨论的环节就是一个脑洞大开的环节,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将每一个大的问题细化,使之变得更加容易操作,也让原本单一的问题借助集体的智慧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在这次小组讨论活动中,孩子们对于课间十分钟的讨论运用了调查、统计和排序的方法,这些都是科学活动中很重要的能力。这些方法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课间十分钟。
    在观看哥哥姐姐的课间十分钟视频、阅读《课间10分钟》绘本后,孩子们总结出了“课间十分钟”需要做的事情包括三方面:为下节课做准备、解决生理问题(上卫生间、喝水等)、游戏(跳绳、画画等)。为了能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他们决定自己尝试制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学“课间十分钟”计划。  

晨晨:我的课间十分钟要玩一些有挑战的游戏。  

轩轩:我准备好文具后,想去校园散散步。  

霖霖:我喜欢课间去操场上打乒乓球。  

彤彤:我要去别的班找我的好朋友一起玩。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孩子们在理解、梳理的基础上,用计划的方式初次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学课间十分钟计划,他们用自己美好的想象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教师的话:  

制定了计划,有了美好的期待,孩子们课间“十分钟”一定会成为他们最期待、最自由、最享受的美好时光!

闪闪的红领巾

c6233381e3d64523b34351fc17322b24.jpg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本周我们在编织区投放了红领巾,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最先发现两个小朋友讨论起来:你看,这是上一年级要戴红领巾!”“不,我觉得红领巾是奖励给好孩子戴的!旁边的小朋友听了也被吸引过来加入了讨论:

姐姐说少先队员要戴红领巾。
上小学升国旗的时候要戴红领巾。
小学生要每天戴着红领巾上学。
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呢

听了大家的疑惑,我们一起观看了图片和视频,大家不仅知道了红领巾的由来,还知道了佩戴红领巾的意义原来戴红领巾是在于学习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它代表着正义、光荣和勇敢,是少先队员引以为荣的标志。鲜艳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更加代表是烈士的鲜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如何正确佩戴红领巾呢?也是有方法的哦!领巾披上肩,左尖压右尖,右尖绕一圈,圈中抽出尖。孩子们回家后纷纷拿上红领巾,体验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一方小小的红领巾,让孩子们体验着先辈们不朽的革命精神,同时,也鼓舞着他们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前进激发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去小学的路

cbc74dbd5f7f43189c4de8744e10c26e.jpg

近期,“上小学”是孩子们的热点话题,他们对小学都充满了向往凑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讨论上小学的事。

浚浚:我姐姐就在城南实小上学,我的小学应该也在那里。

仇仇:我可能也去城南实小上学。

小宇:我家在街上买了新房子,我可能要去那里上学。

那你去过你的小学吗?知道应该怎么去吗?
仇仇:我去过,从我们家出发转个弯就到了!
萌萌:我还没有去过!我和妈妈经过过,我妈妈知道怎么去!

从家里出发到小学去会经过哪些地方呢?沿着哪条路去才会又方便又安全呢?小朋友们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把路线图画下来再分享!

讨论:怎样知道“我家——小学”的大概距离?

蔓蔓:看手机导航。
子圣:我是用眼睛看的,从我家可以看到我的小学,10米。
玥玥:我觉得可以用软尺,因为软尺很长。
子骞:可以用无人机测量。
阳阳:走路,然后数一数走了多少步,2步就是1米。
……

老师的话:

小朋友想到的测量方法有看手机导航、用尺子量、数步数、目测等多种方法,于是鼓励他们回家绘制“我家——小学”的路线图。
  孩子们回家向爸爸妈妈了解到自己即将进入的小学,通过手机地图搜索,知道了从家到小学大概的路径与时间,并利用空闲时间去小学,一路上他们记下了途中经过的商店等标志物并把这些标志物也画进了路线图,从而加深了去小学的路线印象。
    老师的话:

“绘制小学路线图”激发了孩子对新学校的喜爱之情,通过绘图,培养了孩子细心、耐心等良好品质,同时幼儿能主动说出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加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自理能力大比拼

424a1c5e06244520bba00814f9bc2938.jpg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成人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受益终身的生活能力与文明生活方式。

现阶段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以自理能力衔接为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为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生活树立自信心,做到衔接有度1班开展了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动

1.系鞋带

系鞋带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孩子小肌肉灵活性呢!瞧,比拼开始,孩子们神情自若,争分夺秒,沉着应战有的小朋友动作灵活、迅速,手里拿着鞋带在鞋子上飞快地穿梭,熟练地系好了蝴蝶结。有的小朋友低着头稳稳的系着、有的小朋友的蝴蝶结打得一只长一只短……旁边观看的孩子们使劲地为小选手欢呼加油!“老师,我系好了。”完成的小朋友迅速举起了小手,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

2.叠被子

叠被子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能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乐趣,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帮助幼儿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吧!

3.整理书桌

回家后,孩子们尝试了整理自己的小书桌。桌上的物品分门别类地放好,书本井井有条地放在书架上,零碎的小东西放进收纳盒里,有的小朋友还用毛巾擦拭自己的书桌孩子们大展身手,把自己的书桌、书架上乱糟糟的图书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老师的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收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欲望,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倒计时

7885b367a4474eee824cbb450ef0a9e9.jpg

    童年是一段“快乐来的很多,忧愁去得很快”的纯真年代,也是许多人长大之后,回头眷恋不已的寻梦园。这个时候,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小朋友,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呢。我们一方面为他们的成长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有几许恋恋不舍吧!

    作为毕业典礼的主角、班上的主人,活动室主题墙的角角落落都是他们留下毕业念想的便利贴。孩子们一笔一画追溯着、记录着,回顾自己在幼儿园这三年的生活,品味成长的自豪,我们离开幼儿园的时间进入倒计时了!

    毕业那些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在孩子话题中发酵。一次的晨谈,大一班的孩子回忆着幼儿园的生活,说着舍不得的事,毕业的情感流淌在每个孩子的眼神中。

    凡凡:我是我,是长大的我,

    浚浚:我是我,是要告别幼儿园步入小学的我。

    萌萌:我是我,是舍不得小伙伴的我。

    桐桐:我是我,是留恋幼儿园玩具的我。

    小宇:我是我,是向往小学生活的我。

时光荏苒,灿烂依旧。对于孩子们来说,总是盼望长大,当时光的脚步越过春秋冬夏,大班的孩子们进入了毕业倒计时向往的小学,亦是未知的前方。

课程反思:

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孩子们将跨入学校,开始接受小学教育,不论对他们还是对家长来讲,这都是很重要的一步。本次班本课程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幼儿强烈的入学愿望。我们还根据小学学习、生活的要求,在幼儿一日常规中有目的的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幼儿做好入小学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让幼儿养成整理书包、爱护文具等好习惯,并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责任感,建立规则意识和时间意识,在习惯养成方面为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通过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幼儿体会与老师、小朋友的深厚感情,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友情。

教师寄语
1班的孩子们
还有一个月,
你们就要开始另一段美丽的旅程,
以后的故事也许包容百味,
但一定美不胜收,
带着老师的期盼和祝福,
迈着自信的脚步进入小学,
开始你们的新生活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