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筷”乐生活
《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
课程缘起
午饭时间,孩子们正在进行自主用餐。这时,石梦媛看见颜浩忘记拿勺子就提醒他。
石梦媛:“你忘记拿勺子啦!”
颜浩:“是的,我在家都是用筷子吃饭的。”
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俞乐:“我用的还是小孩子的筷子,上面有放手指的圈,筷子的一头有个机器猫。”
张楠:”妈妈之前给我买的也是儿童筷,但我现在用大人的筷子。”
刘张晗:“我家里的筷子还是红色的。”
顾函睿:“我家里还有不锈钢筷子,摸上去凉凉的。”
孩子们对这个平时再熟悉不过的“筷子”产生了兴趣,《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们的《“筷”乐生活》应运而生,孩子们开始了一段关于筷子的探索之旅。
主题网络图
兴趣引发零散经验的整合,孩子们对常见的筷子有了探究的欲望,搜集、调查到的有关筷子的资料也越来越丰富。我们通过筛选、整合、补充,对相关资源进行了审议,明确了此主题实施的可行性,与幼儿共同制定了主题网络图——《“筷”乐生活》。
先睹为“筷”
关于筷子孩子们有许多个为什么......于是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一段关于筷子的探索之旅。我们从筷子的由来说起,筷子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人们用手抓食物吃,因为烫手便就地取材,用树枝,小木棍夹取食物,后来经过不断演变,最后就发明了现在的筷子,筷子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
了解了筷子的由来,孩子们对筷子十分感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自己见过的筷子。
宝贝说:我的筷子上面有卡通图案。
宝贝说:我看见卖油条的筷子特别的长。
宝贝说:我吃火锅的筷子也有点长。
宝贝说:我还见过那种白色的像塑料一样的筷子呢!
宝贝说:我家有尖尖细细的筷子。
筷子调查
为了探索筷子无数的“秘密”,他们和爸爸妈妈进行了有关筷子的调查。第二天,他们将自己常用的筷子带至幼儿园,瞬间教室里就成了筷子的海洋,他们热情高涨开始纷纷介绍自己带来的筷子的材质,想必也被筷子深深的吸引。通过交流与分享,孩子们知道了原来筷子有那么多的种类: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竹筷子、木筷子、陶瓷筷子、一次性筷子、还有小朋友使用的训练筷子……我们还发现了每双筷子的颜色不一样、长短不一样、轻重不一样,有的形状也不一样呢!
顾函睿:“我带的是木头筷子,我经常用它夹菜。”
朱芷玥:“我的是不锈钢做的,容易清洗。”
俞乐:“我的是塑料的,它是儿童筷子,带指圈,这是我以前用的。”
石梦媛:“我这个筷子是陶瓷的,上面有青花的图案。”
席贞琪:“我带的是一次性筷子,它是用木头做的。”
孩子们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中认识了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的筷子,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大家畅所欲言中了解了“小”筷子的“大”不同。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对筷子的外形、种类、样式等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积极参与、倾听孩子、全心全意关注孩子的表现,不断适时地提供材料、变化空间。“筷”乐旅程仍在进行,我们会与孩子们继续向“‘筷’乐生活”出发!
今天你用筷子了吗?
大2班的孩子们经过“筷子调查表”后对筷子的兴趣愈加深厚,于是决定在午餐时,尝试使用筷子。让我们一起瞧瞧大2班小朋友的筷子使用情况吧!
午餐后,我们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班级中70%小朋友可以熟练使用筷子,40%小朋友处在会用但不太熟练的程度,60%的小朋友还不太会使用筷子。86%的小朋友喜爱筷子,24%的小朋友不太喜欢筷子。
看到这个统计结果,“小记者”孙陈熠拿起他的话筒,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孙陈熠:你为什么不喜欢用筷子呀?
俞乐:勺子比较方便,我会用勺子,不需要用筷子。
张楠:因为我不会用筷子呀!我觉得这太难了!
席贞琪:我喜欢用筷子吃饭,在家里我都是用筷子吃饭的。
老师的话:
餐具的变化直接引出了一些问题,根据我们观察、发现,孩子们在刚接触筷子时,因为不会使用,一方面感到很茫然,但另一方面又对于筷子这个新生事物感到很好奇。陈鹤琴先生说过:“好奇心关于儿童之发展、文化之造就,具莫大势力的。”幼儿只有对于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产生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发幼儿能主动学习正确使用筷子。因此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开展以“筷乐生活“为主题的班本课程,引导幼儿真正对筷子感兴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学习使用筷子
虽然孩子们使用筷子还显得有点“笨拙”,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筷子的探索。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创编了使用筷子的儿歌:
小小手变手枪,两根筷子放上去,中指哥哥夹中间,无名指弟弟往上托,我会稳稳拿筷子。幼儿园的饭真香!!!
儿歌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把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表达了出来,孩子们边说儿歌边练习,觉得使用筷子也不是很难。
孩子们在练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发现筷子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于是,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安全使用筷子:
“筷子不能咬在嘴里,容易戳到喉咙。”
“也不能把筷子拿在手里挥舞,容易戳到别人。”
“添饭菜时,要把筷子放下再去添。”
通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使用筷子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方法,这样也是一种礼貌的体现,多使用筷子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刺激大脑,会变得更加聪明。家长们在家也要鼓励孩子使用筷子吃饭哦,并且积极指导孩子使用正确的姿势,和孩子一起体验使用筷子进食的乐趣。
用筷礼仪
在新一轮筷子体验中问题又出现了:吃饭时咬筷子的、筷子比长短的、敲击筷子的,相互模仿,层出不穷。
徐梓潇:“筷子敲起来像打鼓一样,真好玩!”
金润:“叮叮,这样敲碗的声音,是不是也很好听?”
孙静怡:“老师,你快看,乐乐不吃饭,在咬筷子!”
文明用筷,学会筷子礼仪对大家的影响是一生的,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也是一种学问,如果使用筷子不当就会出现失礼,不礼貌的情况。于是,我们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最后决定晚上询问爷爷奶奶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电脑和相关书籍。
第二天,孩子们将得到的知识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哪些用筷子的行为是不当的,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错误的使用筷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小标兵。
任峻毅:“筷子的长度不一样,摆放不整齐,不能一短一长。”
陈杨洋:“筷子要头尾对齐。”
张监成:“不能用筷子敲击盘碗,一直响,这样非常的不礼貌,如果有客人在的话,人们会觉得很烦,像乞丐讨饭的样子。
唐健航:“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在饭中间,我奶奶说像对别人的上香。
梅子奕:“不能用筷子随便指人,也是对别人不礼貌,还有‘骂人’的意思。”
为人之礼,一双筷子能夹起一个人的人品,小小的细节体现的是个人的素养。综合这段期间孩子的习惯养成,使他们基本都能熟练的使用筷子,也能积极的参与餐前准备和餐后的收拾整理。培养幼儿良好餐桌礼仪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手眼协调,锻炼了手部肌肉。传承中华礼仪,让我们一直将好习惯坚持下去!
筷子总动员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将游戏与生活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基于小朋友对筷子已有经验和兴趣,我们一起又深度开展了“筷”子总动员的活动。
调查表之“筷”乐总动员
孩子们虽然从家里带来了许多的筷子,但为鼓励幼儿走出家中,走进社会,利用自己周边的环境资源进行探索发现,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设计出一张《“筷”子总动员调查表》,一起去发现家里以外的筷子种类有哪些?筷子都有哪些用途?关注幼儿需要筷子还想了解哪些……
“筷”言快语
在与孩子们设计调查表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宝贝说:我的筷子,和爸爸妈妈的都不一样,是上面的花纹不一样。
宝贝说:我的筷子也不一样,我的是短的,奶奶的筷子是长长的。
宝贝说:我是妈妈只给我一个人买的,上面还有很多的小点点
宝贝说:我在万达下面的超市里面发现许多的筷子呢!特别好看。
宝贝说:那我也让妈妈带我去看看。
关于筷子的话题,孩子们有无穷的好奇心,活动室顿时炸开了锅,说时迟,那时“筷” 孩子们走进社会不同场所,找到了各种材质的筷子,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了解了 “小”筷子的“大”不同。
“筷”乐分享
孩子们通过寻找各种各样筷子,孩子们完成了筷子调查表,并进行了相互分享。活动室也成了筷子的海洋,木制筷子,竹制筷子,塑料筷子……孩子们自带筷子,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中拓宽视野,认识了各种各样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等的筷子,在“找茬”中快乐畅聊自己喜爱的筷子。
孩子们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而又目的明确的调查表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他们走进生活的大调查,让他们发现原来筷子有各种不同材质的,彩色漆筷、塑料筷、骨筷、银筷、铁筷、竹筷、木筷、陶瓷筷、象牙筷......孩子们的探索能力在逐渐增强,对“筷子”的兴趣愈加浓烈,我们将更深入的探索筷子奥妙......
“筷”乐设计
前期孩子们搜集来了很多好看的筷子,这时有孩子提出:“老师,我想要画一双漂亮的筷子,送给自己!”“好呀,那你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自己亲自设计出属于你们独一无二的筷子吧!”
说干就干,小设计师们开工啦!瞧,他们拿起画笔在洁白的纸上设计着,每一抹色彩都彰显了他们的巧妙心思,每一根线条都表达孩子对筷子的喜爱。除此之外,他们还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将粘土搓一搓,揉一揉,再利用豆子、纽扣、扭扭棒等材料装饰了起来……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让老师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小朋友创作的充满无限想象的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会儿时间,孩子们设计完成,筷子在他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件件工艺品,他们拿着设计的作品相互欣赏着、交流着:
陈钰淇:“我设计了两根不一样的筷子,我觉得这样比较个性。”
任峻毅:“我喜欢怪兽,所以我设计了怪兽筷子”。
吴泽:“我设计的筷子上面有我最喜欢的图案。”
王子羡:“我的设计的是儿童筷,上面有小熊的呢!可好看了!”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去感受艺术美这是最美不过的了。在孩子们设计筷子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奇思妙想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秘密可以探索,通过前期的调查孩子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关于筷子,孩子们知道了多少呢?
问题一:筷子为什么是两根?
宝贝说:因为一根筷子夹不到食物。
宝贝说:一根筷子只能戳肉。
宝贝说:两根筷子才能夹起所有的东西。
宝贝说:因为我们要成双成对,筷子也要成双成对。
问题二:为什么我们是一只手拿一双筷子?
宝贝说:一只手拿才和谐。
宝贝说:因为我们本领大,只需要一只手。
宝贝说:两只手只能挑面条了。
问题三:筷子为什么下面圆形,上面方形的?
宝贝说:这样可以区分筷子的上下。
宝贝说:下面代表地,上面代表天,代表了天和地。
问题四: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饭,还可以干嘛呢?
宝贝说:可以用来盘头发,我阿姨就是这样做的。
宝贝说:可以敲出好听的声音,像音乐一样。
宝贝说:我爸爸可以用筷子把啤酒打开。
宝贝说:可以做小鱼面条。
宝贝说:可以用来拼小人。
筷子的游戏有无数种可能,孩子们大脑有无限的想象,孩子们的小手有着无限的创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课程追随着儿童,在“筷”乐生活的班本课程中,我们与孩子一同收获了很多,孩子们对于筷子的外形、种类、式样、等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孩子通过小小的调查表,收获如此多的知识,相信孩子们在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探索能力将会更加显著。
“筷”乐拼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除了可以用来吃饭,还可以用来干嘛呢?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敲打、盘头、测量、夹球……瞧,建构区里,孩子们正在用筷子进行拼搭呢!
“瞧,我搭的城堡多漂亮!”
“我搭的小鱼游啊游!”
“我也搭了一座房子,跟你的不一样。”
孩子们发挥想象,自由拼搭。
有人提议:
“我们拼的图形都不是立体的,我们还可以用胶水将筷子粘起来,拼搭成一个立体的城堡。”
“那就需要更多的筷子。”
“是的,我们可以再多准备一些大家合作完成。”
老师的话:
支持是无声的力量,老师鼓励、支持着他们不断探索、尝试,“筷”乐无限,创意无限,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们与筷子擦出更多创意的火花。
绘本阅读《中国筷子》
百年来,它陪伴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它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餐具之一,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发明于中国,它就是中国筷子。前期孩子们对筷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鉴于他们对筷子这么感兴趣,于是我们一起欣赏了一个关于《中国筷子》的绘本故事,这个绘本能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魅力。
绘本欣赏
筷子,开启中国饮食文化之源。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是因为古代人们讲究“天圆地方”,圆的象征着天,方的象征着地,正好符合人们的传统思想……老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孩子们欣赏绘本中的图片,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告诉他们绘本中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其中丰厚的文化底蕴。孩子们都惊叹原来小小的筷子蕴含着天圆地方、太极阴阳、天人合一的深厚的内涵。
教师的思考:
《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知道一些国家的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在绘本中让小朋友知道中国是筷子的始发地,它经历多次演变,由纯粹的食具发展到了今日的多种用途,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筷子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传达着中国作为礼仪之帮的家国精神,从而让孩子们萌发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一双小小的筷子背后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些需要他们学习祖先的智慧,希望他们能将这一中国符号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
筷子游戏计划书
为了帮助孩子们梳理探索筷子游戏过程中的发现,我们鼓励孩子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及时的将自己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在分享的时候可以对照记录表进行梳理表达,这样也更为直观地去尝试玩游戏。
孩子们带着“跟筷子可以玩些什么游戏”的问题回家收集信息后,在第二天晨间谈话时。孩子们就各抒己见:
宝贝说:可以用筷子拼太阳、拼小人。
宝贝说:可以用筷子造高塔。
宝贝说:我想用筷子敲架子鼓。
宝贝说:可以用筷子在美工区做香锅店的蔬菜串。
孩子们各有各的想法,于是,他们展开了激励的讨论!瞧他们设计、绘制的计划书新鲜出炉啦!
筷筷来搭建
筷筷夹豆豆
筷筷运球
筷筷来挑筷
筷筷入洞洞
筷筷音乐会
《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后能够运用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合记录,并能够在探究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也是孩子能力提升的另一种体现。随着班本课程的持续深入,相信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会有质的飞越。
亲子制作
一次性筷子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用完一次就直接扔掉了,不仅浪费还污染环境。但是大2班的孩子们和家长随着班本课程不断的开展,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
说一说
宝贝们将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到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顾涵宇说:“这是我和爸爸用筷子一起做的装饰品,我在里面还放了几朵花,可以把它挂在墙上看。”
陈杨洋说:“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中国结,用许多筷子和毛根一起做的,也可以挂在墙上装饰。”
石梦媛说:“我这个可好玩了,因为它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风车,一吹还可以转回来。”
丁泽麒说:“看,这是我做的战斗机,酷不酷?”
比一比
这么多不同的“筷子亲子手工作品”,孩子们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看?孩子们进行讨论,他们决定本次比赛评委由全班小朋友组成,根据手工作品的设计精巧、外形美观、实用性、趣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选,分别评选“创造之星”、“最受欢迎亲子制作之星”、“巧巧手之星”奖项,其余参赛选手可获得“参与奖”奖励。
开始投票喽!“我喜欢战斗机,我要投一票。”“我喜欢中国结。”“我要给风车投一票。”……经过他们一轮的投票,结果已出炉,我们给票数最高的选手们颁发了相应的奖状,最后孩子们用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们。
这次的亲子DIY活动让宝贝和家长们在参与中体验到了亲子共同创作的乐趣,尤其是宝贝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筑造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夹夹乐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曾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经过上周《筷子游戏计划书》的设计,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各种筷子的游戏。
宝贝说:那么多的游戏我都想玩。
宝贝说:不行不行,游戏太多,时间不够啊。
宝贝说:那可怎么办?
宝贝说:那我们来投票!
宝贝说:这个主意好,我们来投票。
宝贝说:把我们的游戏都写在上面,我们一个一个来投票。
孩子们因为游戏的种类多七嘴八舌的争执不休,都想玩自己的游戏,和孩子们初步商定之后,我们决定先开展三类游戏,分为投掷类、手眼协调类和音乐欣赏类进行投票,大部分孩子们选择了手眼协调类的游戏,遵循以少胜多的原则,我们最终决定开展“夹夹乐”的游戏。
“筷”乐夹豆
“筷”乐夹球
“筷”来接吧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游戏一直“有戏”,获得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手眼协调的能力。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倾听孩子、全心全意关注孩子的表现,不断适时地提供材料、变化空间。从而不断生成新游戏,使幼儿教育变成无限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成长。
筷子舞
孩子们充分发挥动脑和动手能力,用筷子制作成属于自己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筷子可以跳舞吗?当然可以。通过欣赏《筷子舞》的视频,孩子们了解到筷子舞是蒙古族传统舞蹈之一,表演者手持筷子,伴随轻快有节奏的旋律摇晃着身体,自然而然地用筷子敲打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场独特的演出。以筷子而起舞的独特表演方式,完美地表现出了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风貌。
随着2022虎年的到来,孩子们决定用筷子跳一曲欢快的舞蹈,庆祝新年。瞧,他们跳得有模有样。
在“筷子”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们共生共长共喜悦,与他们共同参与,为他们建构自由宽泛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不断地适时提供材料、倾听孩子、全心全意关注孩子的表现,追随孩子的脚步。
沉与浮
一天午餐后,孙陈熠小朋友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他去洗手池冲洗筷子,过了一会儿,开心地跑到位置上,惊奇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刚刚我的筷子在水里竟然浮起来了。”“真的吗?我也想试试。”小朋友们非常好奇,都想探究。“筷子放在水里,是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呢?”“是不是所有的筷子都是一样的呢?”……孩子们的想法多种多样,不如,一起来实验一下吧!
准备好材料,想一想不同材质的筷子放进去,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
金润说:“我带的是木头筷子,我觉得会浮起来,因为木头很轻。”
席贞琪说 :“我的是不锈钢筷子,应该也会浮起来吧?”
骆雨潞说 :“我带的是陶瓷筷子,应该会沉下去。”
徐梓潇说:“我的是儿童筷子,应该也会飘在上面。”
真的如孩子所说吗?宝贝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做实验啦~“哇!木头筷子浮起来了。”“咦,不锈钢的怎么沉下去了?”“我的塑料筷子也浮起来了,只有不锈钢的沉了。”“把你的筷子再借我试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记录着。
“老师,为什么和我想的不一样呢?”因为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时,物体就会下沉;当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时,物体就会悬浮于水中;当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当很多宝贝通过一次次的验证发现答案与自己观察判断的一致时,他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科学小实验有一定的趣味性,它能让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水平。
“筷”乐生活系列活动接近尾声,但我们相信自主探索的种子已经悄悄萌发在孩子们的心里!在《“筷”乐生活》的班本课程中,孩子们对于筷子的外形、种类、式样、礼仪、使用方法、玩法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通过本次班本课程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幼儿对我国筷子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鼓励了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探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