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木头的沉浮
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孩子们对木的好奇延伸到了树上,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小问题,于是,我们让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探索。这不,小朋友们又自发的探究起了木头的沉浮。
猜想一:跟树纹有关系
珩珩:“我们可以剥下树皮来进行实验,要是树皮浮起来了,那就说明树木是会浮起来的。”
珩珩的想法得到了一部分小朋友的支持,经过举手表决,有5个小朋友觉得树木的沉浮可以用树皮来进行实验。于是,我们剥下了不同花纹的树皮进行了实验。
树皮沉浮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树皮都是浮起来的。于是那5个小朋友就得出结论:所有的树木都是会浮起来的。但是,这时候另一部分的小朋友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小伟:我觉得木头的沉浮是跟木头的轻重有关系的,这些树皮都太轻了。
佑佑:对呀,重的木头是会沉下去的,只有轻的会浮起来。
猜想二:跟轻重有关系
经过举手表决,有8个小朋友觉得重的树木会沉下去。于是,我们用轻重不同的树木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木头轻重与沉浮关系的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木头都浮起来了。于是小朋友们得出结论:木头的沉浮跟木头的重量无关。但是在这过程中,有小朋友提出,树皮是浮起来的,而这些树木上面有树皮,这些树皮保护了木头,所以木头也浮了起来。
猜想三:跟形状有关系
于是,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用上了没有树皮的积木。在这过程中,有小朋友提出木头的沉浮与积木的形状有关。经过举手表决,有5个小朋友觉得木头的沉浮与形状有关系。于是,我们用形状不同的积木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木头的沉浮与木头的形状无关。最后,小朋友们得出结论:木头的沉浮跟木头的轻重、形状无关。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感受自然环境的美,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在探究木的沉与浮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活动学会细致观察,并在玩玩、做做中学会探究和表达、想象与创作,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积累了更多关于木头的秘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