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种植“小当家”
《指南》中明确提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趁着天气晴好,孩子们来到了种植地,进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他们有的拔草,有的捡枯枝落叶,有的松土,想给种子宝宝一个舒服的新家。
播下希望之种
“那么怎么种呢?”
首先我们开了一个讨论会,让孩子们来决定怎么种。
“把种子放在土里,给它浇浇水。”
“不要种在一起,分不清楚的。”
“给它施肥,它会慢慢长大。”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后通过一致表决,每种菜分开种,各种一块地。
开始种植了!孩子们一个个化身小农人,拿上工具,开始去感知,用铲子挖一个小坑,然后放上小种子,盖上土就完成啦!
1.通过观摩老师种植方法获得经验
2. 先用铲子挖坑
3. 把种子放进挖好的坑里
4.再用泥土把种子遮住
认真的表情,兴奋的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了收获的景象。孩子们分工合作,很快完美收工。接下就是耐心等待它们发芽长大。这期间,孩子们还给我们的菜园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一果蔬乐园,做成了标记牌,插在我们的菜园旁边,方便小朋友们辨认。
老师的话:
播种的同时,孩子们心中也播下了良好的“热爱劳动”之种。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的动手能力获得发展,培养他们初步的责任感和劳动意识。
呵护“探究”之苗
种子种好了,那怎么呵护呢?
孩子们分组讨论,一起商量制订了护苗计划。如周一、周五到菜地浇水,第一、二组孩子周一浇水,三、四两组孩子周五浇水。单周一二两组拔草,双周三、四两组拔草,时间定在每周周三。其他时间可以根据季节和种植情况进行新的种植活动或施肥。制订了这样的计划之后,孩子们的种植活动也就比较有规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老师的话:
合理分工,责任到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安排,做到有针对性的落实任务。在管理好自己份内的菜苗的同时,可以进行互相帮助,分工又合作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培养幼儿有责任、敢担当的优良品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