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我是小小建筑师
通过前期活动孩子们认识了海安各样的美景和建筑,丰富了他们对家乡的认知经验,也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区域活动中小朋友提出想要用积木搭建出特色建筑。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于是孩子们开始设计建筑图。
宝贝说:“我想搭中大街的大门,它有四根大柱子,把它分成了三个入口。我仔细看过,上面还石狮子和龙呢!”
宝贝说:“我想搭金砖,它是金色的欸,而且它好高啊,站在它的底下我都看不到它最上面。有的时候我在很远的地方,我都能看见它。”
宝贝说:“我今天要搭体育馆,里面好大,上次我就是在里面学会跳绳的。它是由两个圆圈组成的,看着像数字8。”
宝贝说:“上次我路过一个地方,妈妈告诉我那是那个叫观音塔。我感觉那个塔很好看,我还记得最下面一层最大,上面几层一样大,最上面还有尖尖刺。”
宝贝说:“我要搭‘天下第一刺刀’,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没错,我就是要搭七战七捷里的那把刺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设计完建筑图之后,孩子们便拿起了积木,搭建起来。在建构过程中,孩子们分工合作,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积木来搭建。
宝贝说:“这里应该用拱形的积木。”
宝贝说:“我们可以用四个小木块撘,把它们放在四个角,就可以搭高一层了。”
宝贝说:“我们可以选这个‘田’的木块做它的窗户。”……
通过此次实践,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的思考:
在幼儿的建构中可以发现幼儿的建构的目的明确,在建构前根据建筑物的图片设计了建构图纸,体现了幼儿的计划性较强。在建构时孩子们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能够与同伴沟通协商,分工合作。但是孩子的建构技能多表现在围堵式、重复叠高和排列、搭桥。在后续的活动中教师将继续支持孩子对海安著名建筑物的探究,引导幼儿在建构前细致观察实物或图片,归纳建筑物的特征。和幼儿讨论在建构中还需要哪些材料?并投放多种建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合搭建、尝试多种建构技能创造性的表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