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土豆探索之旅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体验”对孩子们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缘起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植物生长的季节。为了丰富我们班级的自然角,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在自然角种什么植物呢?”有想种玉米的、还有想种番茄、土豆的……最后通过投票选择了土豆作为我们的种植对象。因此跟随孩子的兴趣,“呀,土豆”班本课程由此展开。
课程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通过种植、观察等学习形式,丰富幼儿关于土豆的认知经验。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发现、游戏等形式,发展幼儿的观察、探究、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积极参加土豆实践性种植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并且培养孩子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从中体验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
土豆初相遇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吃土豆,土豆丝、土豆泥、土豆焖排骨、薯条,超市、菜市场,土豆也是随处可见。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土豆,我们开展了亲子大调查《土豆知多少》,并让孩子们把周末时和爸妈一起寻找到的土豆带来了幼儿园。周一一大早,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把土豆拿出来,进行了土豆大集合。
懋懋 :我爸爸带我去了超市,我在超市看到了许多土豆。
乐乐:我家有许多土豆,土豆是圆圆的。
佳慧 :我和奶奶在超市看到了土豆,还买了土豆回家。
小锦:我的土豆有一点扁。
杨杨:我们的土豆长得不一样。
明哲:土豆身上有好多小眼。
孩子们通过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知道土豆是硬硬,土豆的表皮摸上去很粗糙,有很多泥土,所以闻起来有泥土的味道。在观察比较中孩子们知道每个土豆长得都不一样,有大有小,土黄色,大多数形状是圆圆的,也有很多奇怪形状的土豆。
土豆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期,过了休眠期,即使不种在土壤中,只要有充足的光线、湿润的环境和合适的温度,它也会自己发芽。只要把长芽芽的地方切开种下,都可以变成一颗颗土豆种子,长出很多很多小土豆。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经发芽或者变绿的土豆是不能吃的,不小心吃了的话会使人呕吐、发冷,造成食物中毒。土豆还有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探索吧!
给土豆安个家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活教材,”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植物生长的奥秘、体验种植的乐趣,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决定在班级自然角区域种植土豆,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种植活动便拉开了序幕。
种植的方法
“土豆种在哪里呢?”我们通过绘本《嗨,我是土豆》,让孩子们知道了土豆有两种种植方法,还知道了土豆的成长需要泥土、水、阳光……
种植准备中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用刀将土豆有芽的地方切割成小块状,满满一箱土豆种子,一会儿工夫就全部切好了。
种植进行中
土培
准备好了土豆种子,我们要开始播种啦!孩子们一起动手松土、挖小坑、埋土豆......可认真啦!快来看看我们大显身手吧!
水培
土豆不仅可以土培,还可以水培哦!孩子们将土豆身体的一半浸入水中,发芽的一面朝上,放进水培的容器里,这样水培土豆就安了个家了。!
种植后养护
种子的萌发,更离不开孩子们的用心呵护。为了照顾土豆,我们还给孩子们设计了个性姓名牌。每天都有专人,照顾土豆宝宝……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体验了种植的乐趣以及自己动手的喜悦,了解了播种、栽培的过程,我们关于土豆的探寻之旅还在继续……
土豆的“108次”变身
土豆写生
孩子们都开心地从家中带来了土豆,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土豆虽然是圆圆的,身上有许多点点,但是每一个土豆都长得不一样。针对圆和点,孩子们是很容易掌握的。于是,我们进行了土豆的第一次写生。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能够掌握土豆的特征,所以画的也是很不错。
在土豆生长出来之后,我们将水培土豆和土培土豆以及两种方式下土豆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对比。紧接着便进行了第二次土豆写生,这一次,是画土豆的生长过程,这一次,孩子们主动给土豆加上了泥土。
老师的话:
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进一步巩固了对土豆外形特征的了解;加深了对圆点、圆形、椭圆形的认知;也成功地激起了孩子们对点一点、画一画等涂鸦活动的兴趣。
土豆拓印
我们将土豆切开,按照孩子们的要求切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放在了美工区,颜料加土豆孩子们便开始进行创意印画。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画作,加上孩子们自己的的话语,一幅幅创意土豆印画便诞生了!最后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交谈。
土豆造型
土豆还能干什么呢?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头脑风暴,给土豆当起了造型师。在土豆的亲子手工创作中,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利用普通的东西和土豆完美结合,为土豆们来一场华丽的大变身,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生动的、搞怪的形象。一颗颗不起眼的小土豆也有了成为艺术家的梦想。
老师的话:
《指南》中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美工区的土豆活动,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创造能力。
小探究 大发现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热衷于对各种事物的研究。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通过不断探索和发现,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还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实验一:吸管戳土豆
吸管,轻轻一折就弯了,那你相信软软的吸管能插进土豆吗?——吸管戳土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二:土豆的沉浮
一开始,孩子们以为放盐就能让土豆宝宝浮起来,实验以后才知道,放一点点盐,土豆在水里没有任何变化,要放很多的盐土豆才会浮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盐能增加水的密度,而浮力是和密度有关,盐倒得越多,密度就越大,土豆就会浮上来了。
实验三:会吃糖的土豆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糖,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些土豆也和你们一样,很喜欢吃糖呢!不信的话,我们一起用小实验来验证下,看是不是真的有爱吃糖的土豆?
《指南》提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小小的土豆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更多的是收获经验、热爱生活、喜欢亲近探索大自然!
绘本里的土豆
阅读是孩子终生学习的奠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有人说:“打开一本绘本,走进一个世界”。通过对土豆的探究,孩子们会兴奋于土豆的发芽,忧心于土豆的生病,欣喜于它的成长,土豆的成长过程也是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不过土豆的秘密可不止这些哦!接下来通过几本有关土豆的绘本进一步的了解一下吧!
《圆鼓鼓的土豆》
绘本中介绍了土豆生活习性和生长方式,如:土豆的形状、颜色、种类、能在空气、土里和水里种植等等。除此之外,还将土豆和它的近亲们做了对比:大叶子下是小个子芋头,小叶子下是大个子红薯,还有那漂亮的土豆花,白的、粉的,惹人注目。
《会飞的小土豆》
小土豆圆圆最大的梦想就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个子太小的他被收获的人落下。圆圆初衷不改,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来到外面的世界探索了一番。最终,圆圆回到土里,心里埋下了下一梦想:为帮助过他的朋友做点什么。
老师的话:
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也终于理解了“会飞的小土豆”绘本名字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朝着目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原来土豆很好吃》
小鼹鼠从来没吃过土豆,认为土豆不好吃,但是妈妈却买来一篮子土豆,它很害怕自己吃多了会变成土豆,可妈妈说土豆是它喜欢的塔塔送来的。于是,小鼹鼠就尝试着去吃土豆了,而且一吃就是一周,连它自己也没有想到,吃完并没有变成土豆,而且还发现土豆原来很好吃。
老师的话:
故事里的小鼹鼠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比较排斥。但是没有尝试就没有发言权,大胆尝试,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其实只要主动尝试,所有的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就像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尝试一下,就可以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我和土豆做游戏
土豆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孩子们也都有自己喜欢的土豆美食,土豆除了好吃还可以和我们做游戏呢,快跟着镜头一起来看看吧!
手指游戏《切土豆》
土豆探秘之旅到现在,孩子们对土豆的喜爱不言而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重课程的游戏化,加入了手指游戏,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看,孩子们做着《切土豆》的手指游戏,动作娴熟且乐在其中。
体育游戏:种土豆
“种土豆”是一种新型的体能游戏,可以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腿部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游戏中,孩子们要变身“农民伯伯”,夹起沙包跳进圈内,把沙包放在圈内,跳出后再夹起沙包跳进第二个圈内,最先到达终点的那一组获胜。
音乐游戏:传土豆
“传土豆”游戏是感受音乐的速度和力度,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瞧!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拍节奏,再配合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感受着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抛“旧”迎“新”,让我们的孩子放开手脚,主动发现,自由探索,愉悦地感受,尽情地收获。
原来,土豆很好吃
土豆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食材,我们可以利用它做出五花八门的菜肴。阅读了绘本《原来,土豆很好吃》之后,小朋友们对土豆的吃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孩子们就在讨论着自己吃过的有关土豆的美食。
佳慧:我们幼儿园吃的肉肉里有土豆。
明哲:土豆可以做薯片和薯条。
倩倩:我之前吃过红烧土豆,很好吃的!
杨杨:土豆还可以煮汤!
乔乔:我妈妈给我买过肯德基的土豆泥。
伴随着大家的议论,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土豆美食的了解可真不少呢!炒、煮、烧、蒸、炸、煎、烤……各种烹饪方法都适用于土豆,真是一种神奇的蔬菜呀!孩子们对于自己动手制作土豆美食跃跃欲试,但是每个小朋友想要做的菜式不一样怎么办呢?于是我们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样属于自己的“特色菜”——土豆丝、土豆鸡块、土豆泥、炸薯条、烤土豆等等,别提多美味了!
我们还请吉明哲妈妈来到班级跟大家一起制作土豆饼。瞧,家长老师准备了很充足、很新鲜的食材,她正在向孩子们一一介绍食材的名称,他们听的可入神了!首先将土豆、胡萝卜刨成丝,再倒入面粉、盐、五香粉等调料搅拌均匀。最后将搅拌均匀的土豆丝倒进电饼铛铺平,一会儿的功夫锅里就飘来阵阵香味,很快土豆饼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小朋友们吃的是特别开心。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土豆是孩子们平时很爱吃的食物,通过家长进课堂和亲子合作制作各种各样的土豆美食,引导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中充分获得经验,收获动手操作的快乐,同时也增进了亲子感情。
本次课程源于幼儿的生活,始于幼儿的兴趣,孩子在实践中操作、感知、探索与发现,丰富了幼儿的经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着玩中学,学中玩,玩中乐。幼儿通过种植土豆、照顾土豆、观察土豆,整个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土豆的生长环境、存活要求等,体验了等待的漫长、成长的喜悦。教育就是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如果能直接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科学道理,对于幼儿来说才是获得的直接经验,更容易被幼儿接纳、吸收、消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