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色彩“颜”究所
儿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
就像红、黄、蓝、绿一样鲜艳
美丽缤纷的色彩能给幼儿视觉感官的冲击
更深得幼儿的喜爱
课程起源
小班宝贝对颜色敏感,充满好奇,身边五彩斑斓的世界总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可爱的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颜色的对话……
宝贝:你看,我的新衣服和苹果一样是红色的。
宝贝:我妈妈给我买的玩具汽车是黄色的。
宝贝:我家的玩具有红色、蓝色还有绿色。
生活中到处都有颜色,它可以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孩子们每天都会提到和色彩有关的话题,“颜色是从哪里来的?颜色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颜色对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为此,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关于颜色的探究之旅。
核心经验:
1.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初步了解颜色的作用。
2.能够尝试运用多种形式方法感知颜色,体验颜色变化的巧妙与神奇。
3.通过颜色游戏,体会到色彩带来的快乐,愿意参加颜色的活动。
思维导图: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次主题课程《色彩“颜”究所》,以“玩”入手,带领幼儿观察身边及大自然的颜色,启发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
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眼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色彩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为了满足孩子们探究色彩秘密的好奇心,也为了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我们展开“颜色大调查”活动,邀请爸爸妈妈陪同孩子一起寻找身边的色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找到的颜色朋友。
颜色知多少
大自然的色彩是神秘的,是五彩缤纷的,那你认识什么颜色呢?你最喜欢什么颜色?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呢?
以调查表的形式,调动孩子积极发现身边的颜色。孩子们通过讲述分享自己的小调查,了解到更多颜色的秘密,从而引发幼儿对颜色的进一步探究。
我身上的颜色
我喜欢穿粉红色的裙子,我喜欢红色的衣服,我喜欢绿色的,小朋友身上的衣服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于是我们让孩子们在自己身上找一找颜色,进一步对颜色进行巩固。
玥玥——我的裙子是绿色的,上面还有可爱的蝴蝶结呢。
我的衣服是蓝色的,上面有我最喜欢的奥特曼。——皓皓
月月——我的鞋子是白色的哦!
博博——我穿的裤子是蓝色的哦。
多彩的幼儿园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幼儿园里,幼儿园也是多姿多彩的,幼儿园有什么颜色呢?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是一样的颜色吗?我们最喜欢玩的滑滑梯上有什么颜色呢?我们一起来出去探索一下吧。
颜色宝宝在哪?我们一起睁大眼睛,看一看,找一找,玩一玩。呀!原来,颜色就在我们身边……
此次活动,初步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让孩子们在玩玩、说说、做做中轻松获得知识和体验,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的门,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探索的精神,为自己建立一个彩色的世界。
绘本:《小蓝和小黄》
孩子们对绘本《小蓝和小黄》特别感兴趣。故事中的小蓝和小黄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发生了很多有趣、精彩的故事。一本简单的绘本故事,拉近了孩子们与颜色之间的距离。
绘本中,孩子们还发现当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时就会变成小绿,这深深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小怡:小蓝和小黄拥抱在一起,真的能变成小绿吗?
可可:小蓝和小紫拥抱在一起,也会变成小绿吗?
轩轩:我可以把我喜欢的小蓝和小红拥抱在一起吗?……
了解到小蓝和小黄的色彩变化规律之后,孩子们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和猜想。
颜色小实验
1. 颜色变变变
通过绘本《小蓝和小黄》,孩子们对颜色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当小黄遇见小蓝,就出现了新的好朋友,它叫小绿!
也许,不曾拥抱的颜色,永远不知道拥抱后会发生爱的改变!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变色”实验。
红色、黄色和蓝色,是三原色,它们的本领很大,可以变出所有的颜色。
老师的话: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联想,积极操作,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并在实践操作中探索物体并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在探秘变色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2.会攀爬的颜色
通过前期在绘本中的了解,以及不断探索之后,我们的小小探索家们对色彩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他们充满着好奇,迫不及待的想自己动手去探索色彩的秘密。当色彩遇上实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动手试试看吧!
材料准备:纸巾、水、盘子、马克笔。
第一步:用水彩笔在餐巾纸的一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涂的时候要轻一点,不要涂破。
第二步:在盘子里放入适量的水,再将纸巾有颜色的一端轻轻地放入水中。
第三步:耐心观察纸巾的变化,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色彩攀登了!
哇,纸上居然也能升起彩虹。孩子们也等不及要试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啦。看!小朋友们多认真,都在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小心翼翼地涂着纸巾。
涂完颜色,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
实验原理:纸巾并不是“完整”的一块,它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管道”,水吸附在这些细小管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水能慢慢地将色素水输送到纸的其他地方里,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指南》中指出: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简单有趣的实验既发展了孩子对颜色的感知力,还能让孩子们体验到不同颜色碰撞到一起的奇妙变化。
3.神奇的彩虹糖
孩子们对彩虹糖的颜色十分感兴趣,本周我们就开展了《神奇的彩虹糖》科学小实验。实验马上开始啦,首先一起来看看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实验材料:彩虹糖、水、一次性纸盘、一次性纸杯。
实验一:彩虹糖变变变
彩虹糖是五颜六色的,把彩虹糖放进水里,水会有什么变化呢?
水有颜色吗?仔细看,原来水是透明无色的。
如果把彩虹糖放入水中搅拌,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瞧!孩子们聚精会神的模样,一个比一个认真!
“咦!我杯子里的水变红色了”“我的变蓝色了”“我的变绿色了。”
彩虹糖的漂亮的衣裳怎么不见了?原来彩虹糖上的颜色溶化到水里去了。
实验二:神奇的彩虹糖
如果把彩虹糖放入盘中,往盘里加水,会有什么发现呢?快动手试试吧!
孩子们一起把不同颜色的彩虹糖摆个圆圈。
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往盘里倒水。
“哇!彩虹出现了!”“快看,有好多彩色的小蝌蚪!”“好神奇的彩虹糖啊!”
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知道了颜色遇到水时和水是相溶的,看到彩虹糖变彩虹的神奇过程,并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在惊喜的同时自然地获得有趣的科学经验。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更多的科学之美。
我是小小“波洛克”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为了帮助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释放孩子爱玩的天性。小1班开展了“小小波洛克”的主题活动。
波洛克是美国画家,也是行动绘画大师。他的绘画方法称为“滴画法”,把大大的布铺在地上,用各种工具把颜料滴在布上,一边走一边滴颜料,甚至泼洒颜料,所以叫行动绘画。当孩子们邂逅波洛克,会有怎样有趣的故事发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1.我眼中的波洛克
“这幅画好像和我们画的不太一样。”
“我看到了好多颜色,有红的、黄的、黑的。”
“好像还有很多点,红点点、黄点点的,线好像也有弯弯的,也有直直的。”
“我觉得好像是一个五颜六色的黑洞。”
“这看起来很好玩,我们能玩一玩吗?”
2.了解波洛克爷爷的绘画方法
我们的作画和波洛克爷爷有什么不一样呢?波洛克爷爷是怎么作画的?孩子们一起观看视频寻找答案。
原来波洛克叔叔画画的时候是边走边画的,不能呆在一个地方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很随意的。动作是大大的,会有甩、泼等动作哟。
3.我也是“波洛克”小画家
孩子们跃跃欲试,也想当“波洛克”。他们找来了很多工具:笔、乒乓球、纸盒、吸管……”一场艺术盛宴开始了:有的吹、有的滚、有的敲、有的点……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艺术感知力,对一切事物充满了新鲜和好奇。通过这次对波洛克爷爷的认识,学习像他一样作画,孩子们在这一场视觉盛宴中迸发无限的想象,“嘭”的一下,让颜色爆炸,让想象喷发!
会“说话”的颜色
色彩是表现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在我们的世界里,每个角落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这些神奇的色彩不仅会变“魔术”,还会说出很多的“悄悄话”噢!
快来看看色彩都在什么地方告诉我们一些小知识。
1.交通安全中的颜色
大宝:“我戴的是爷爷的安全帽,它是红颜色的,能保护人们头部安全。”
陈谦羽:“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马路上的红绿灯,能为我们指挥交通。”
洋洋:“奶奶说这是安全出口的标志,它是绿色的,当我们遇到未显示只要找到这个标志就可以逃出去。”
小羽:“我的妈妈也告诉我安全标志都是黄色的,可以让人们注意安全。”
说到交通安全,孩子们就想到了马路上的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等待!”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也是有不一样的含义呢!还有救生衣、环卫工人服装都是橙色,穿上这些服饰的人就多了一份安全,醒目的红色和黄色的安全标志也可以让人们注意安全!
2.垃圾分类中的颜色
桓桓:“垃圾分类的游戏材料中,垃圾桶就有几种颜色,每个颜色的垃圾桶都有自己的名字,香蕉皮就是扔在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纸巾就是扔在其他垃圾桶里面,那是灰色的垃圾桶”。
原来颜色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进行垃圾分类呢!
3.动物的保护色
生活中有很多动物会通过变身上的颜色来隐藏、保护自己,如变色龙、树蛙、比目鱼、岩雷鸟……孩子们惊叹于颜色的厉害。
4.水果的成熟度
颜色还可以告诉我们水果是不是成熟啦!不同熟度的水果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噢!比如:香蕉、橘子、木瓜……都是由绿色慢慢的变成了黄色后才可以品尝。
幼儿在探究颜色的过程中,还观察到周围事物与颜色的关系。他们发现垃圾桶、交通道路上、动物、水果等周围事物中的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作用与含义,通过个别分享与集体讨论大大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我们鼓励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进一步帮助幼儿养成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颜色歌》
蓝色是美丽天空的颜色
红色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白色是冬天雪花飘飘
粉红是我的小小手
褐色是泥土的颜色
灰色是大象的厚厚皮肤
黄色是酸酸的大柠檬
黑色是一只小八哥
通过音乐律动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颜色的形象性,大胆表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幼儿感受自然界中颜色的美丽,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活动以幼儿喜爱的颜色为主要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人的手和大脑是相关联的,大脑支配手来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在发展着大脑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幼儿在处于大脑发育的阶段,做一些幼儿手指游戏,能更好的帮助大脑发育,对幼儿的正常发育也非常有益。
颜色小游戏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幼儿园寻找有颜色的物品一起和颜色玩游戏吧!
1.体育游戏:颜色的家
“哇!原来彩虹伞有这么多种颜色。”
“现在你们要听好咯,老师说到红色的时候,就要马上藏到彩虹伞的红颜色下面。”孩子们有序地绕着彩虹伞跑圈,并找到相应的颜色宝宝。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玩彩虹伞的精彩瞬间吧!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红,黄,蓝,绿,紫,粉这六种颜色,还锻炼了身体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2.体育游戏:滚筒接力赛
孩子们在感受到不同颜色的同时,也在户外找到了不同颜色的滚筒,他们分成不同颜色组,进行着一场关于滚筒接力赛游戏。快来看看哪个颜色的小组跑得快!
孩子们对颜色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让幼儿从小接触一些关于颜色的活动内容,丰富他们关于颜色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让他们能够懂得观察颜色的微妙的变化,发展宝贝的审美感知。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寻、探、玩、等多种途径,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究和兴趣,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性、积极性、参与性。整个活动过程不仅调动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审美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孩子们在感受到自然的奇妙、生活的美好的同时,必将会更加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探索与创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