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蚕之初遇
周一,伦伦带来了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面有很多黑黑的东西。看着眼前一粒粒的“小黑点”,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开了。
小羽:“这个黑黑的是什么?”
伦伦:“这个是蚕宝宝。”
轩轩:“可是我见过的蚕宝宝不是这样的呀。”
伦伦:“这是蚕宝宝的卵,它会变成蚕宝宝的。”
海草:“那它怎么变呢?”
针对小朋友的问题,我们一起观看了蚕卵孵化的视频,发现原来蚕卵孵化不需要任何的食物,只需要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24-25℃),保持一定的湿度,静静等待一段时间,蚕宝宝就会钻出来啦!
于是,每天早上来园时,孩子们都要先去自然角看看像“小黑点”的蚕卵有没有发生变化,且这一行为也成了小一班小朋友的习惯。
就这样,几天以后的一天早晨,自然角传来了一声声“哇……”的赞叹声,原来是一条条黑黑的小蚕宝宝钻出来了。孩子们与蚕的故事正式拉开序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孩子们对蚕宝宝产生了初步的探究兴趣时,我们及时捕捉兴趣点,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沿着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并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机会,引导幼儿讨论、探究、操作、实践,帮助幼儿不断积累养蚕经验,体验养蚕活动的快乐与不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