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幼儿天地>小1班>详细内容

小1班

【小主人行走课程】“泥”好有趣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4 09:28:14 浏览次数: 【字体:

玩一次泥巴,
调一次泥浆,
团一个泥团,
玩得脏一点也没关系,
这是自然最好的教育。

课程缘起:

一次户外活动时,班里的孩子走到种植区时,用小脚去踩了种植区里的泥,调皮的小溢还用手抓了一把,在手心里搓了搓。见势,其他几位小朋友也围了过去……

3228bece8a7d4c58aca0aca2bfe3e9b1.jpg

孩子们对泥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围了过来,他们都伸手去抓泥土,玩了起来。

课程目标: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根据幼儿的已有的经验和需求点进行了发展机会的审议与预设。

6baa9a0bde2e4defa891f086ee90e328.jpg

课程预设网络图:

5f1adf152d8c4fe8a7ef0d8b80a38e31.jpg

课程前审议:

我们幼儿园挖到的泥土种类能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吗?

泥土有哪些用途?

泥土都能怎样玩?

96e67436f27342c0b4ab181ad49eb88c.jpg

《指南》中指出:幼儿要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孩子们的鲜活教材。”城市化生活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他们对种植区的泥土充满了兴趣。种植区里到底能挖出什么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们商讨后决定放手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走进泥土的世界,探索关于泥土的秘密。

课程实施:

一、相识

寻泥行动

我们知道“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首先,我们从寻泥,和泥土做游戏开始,孩子们搜集关于泥土的前期经验同时也唤醒儿童的经验。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有泥供我们探索呢?家长们利用空余的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挖土,在田野、在花园、在工地一起开始了寻泥之旅。

2fda1cb3d3964cd88bbfbc3546572d80.jpg

孩子们对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已经了如指掌,在讨论和加上一番实地考察后,我们利用了幼儿园的定向地图,整合出了泥土资源宝藏图,这张“藏宝图”为孩子们接下来的探秘提供了方位指引。

b1a405bd1e7947d49f920953170add0d.jpg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泥土,进行了“泥”的分享会。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利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泥的特性,与泥土亲密接触。原来真的可以根据泥土的颜色和质地进行科学的分类,泥土有不同的颜色:棕色,红棕色,还有偏白的颜色。

看一看

“它是一块一块的。”

“我看到的泥土是黑色的。”

“我和你不一样,我带的泥土是黄色的。”

ff13f3f7ec9d49488b3855e12544ce6c.jpg

摸一摸

“这个泥土摸起来硬硬的,那个摸起来湿湿的。”

“我一摸,它碎了。”

“我摸到的泥土是沙沙的,硬硬的,不是很舒服。”

05f76f64477a40aa99958380f22800ea.jpg

闻一闻

“泥土闻起来有花的香味。”

“泥土不好闻,臭臭的。”

d2e04ddef513405d94b331fce3922cb4.jpg

我们的发现:

孩子们分享了实地寻泥的经验,并把采集的泥土带回了教室和同伴们一起观察。通过分享,他们发现原来泥土朋友就在我们的身边。近到小区绿化带,家门口的院子里,远到公园里,山上泥土几乎随处可见。孩子们对周边泥土的探索丰富了他们的直观感受。

教师思考:

我们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亲近泥土,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探索能力。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我们观察到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的回应策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面对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我们依据不同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遵循两个优先的教育原则,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发展原则。支持和推动孩子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整体发展,满足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

二、“泥”真神奇

实验一:泥土的含沙量

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泥土的颗粒大小。

“我用放大镜发现有一个黄黄的泥里面一粒粒的大沙子很多,摸起来扎扎的。”

“我发现有一种土里面几乎看不到沙子,而且很好摸。”

根据幼儿的发现,我们上网调查总结出:颗粒大的是砂质土;黏质土颗粒小;而不大不小的是壤土。

686d2914cd0f439a8a442f521a820e3a.jpg

实验二:干泥和湿泥比轻重

泥的干湿都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不同品种的泥是否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去做实验,发现不一样的“泥”吧!

“我刚刚把水倒在黄色的泥上,它马上就变黑色的了!”

“我刚刚想要抓起干土时发现它一直从我的手里跑走,后面我把它弄湿了以后就可以一把抓在手里了!”

fda8e5845fa24655a7a4c60bd32bc0db.jpg

实验三:泥土的保水性

孩子们平时也经常会关注和管理种植区,同时也了解到植物想要更好的生长和泥土的干湿有很大关系。那么浇水之后,泥土什么时候才能干呢?孩子们带着疑问再次进行了实验。

986115e2ba0d4e0ab9071234a601a0fc.jpg


通过实验,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三种土壤中,沙土的保水性最差,其次是壤土,保水性最强的是黏土。

课程中审议:

我们回归童真,走进自然,从外到内,与泥土发生着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发现孩子对泥土的兴趣意犹未尽,关于泥土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的探索继续前进。

a94478f003a84b2e96c60f87ac86ad90.jpg

三、与“泥”同乐

“挖回来的泥土可以有什么呢?”“我们可以像小猪佩奇一样踩泥坑、玩泥巴。”孩子们对于泥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基于他们想玩泥巴的迫切心理,我们便踏上了玩泥之路。

活动一:小泥人

第一次玩泥

孩子们知道泥是由土和水组成的,捏泥人需要和泥,但和泥需要用到什么呢?在讨论中孩子们想到可以用矿泉水瓶和桶,用美工区的一次性杯子和棍子搅拌泥土。分享经验后,孩子们带上工具,开始了第一次和泥。

3a8745c1f84d445489ca772aaf5922db.jpg

发现问题:

“我的泥全都粘到我的手上了,根本捏不出来。”

“我用揉面的方法揉泥巴,泥团外边好多水,揉不了。”

ecb69a2b84cf4994ac24e94b58868664.jpg

寻找原因:

“可能是因为水加太多了。”

“都是水,泥太软了,捏不出来”

ba4cbf80ccd04a30a3774b20da45c0a0.jpg

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要加多少水才合适呢?我们从绘本《小泥人》里寻找答案,绘本里讲到,和泥巴需要注意水和土的比例,以及和泥巴的步骤,小朋友们决定依照书里写的试一试。

a99c859c23574d18bc297272bb3a6992.jpg

教师思考:

在与泥土的接触中,孩子们对泥土有了初步感知,知道有的硬、有的软、有的细、有的粗糙。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尝试和泥,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水和土的比例,导致和泥没有成功。这时,大家积极寻找原因,并提出在绘本中寻找答案,这说明,孩子们已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

第二次玩泥

又一次和泥开始了,孩子们开始慢慢的试探着加水,尝试着慢慢地将土和水混合在一起。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己和泥了,接下来要开始捏泥巴啦!孩子们通过揉、捏、摔、拓印等技能尝试将泥球、泥片进行制作,瞧,每一件歪七扭八的泥巴艺术品背后都藏着一颗充满创造力的童心。

de9814a2160d4d0bb2c833f365b1dedb.jpg

教师思考:

在第二次和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得出自己手中的土需要多少水才能够和成泥。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能将先前积累的经验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活动二:泥巴画、摔泥巴

泥巴还可以画画你信吗?孩子们先将泥和水混合后,用刷子在白纸上进行绘画创作。瞧,在他们的画笔下,平平无奇的泥巴也有了生命力。

3de6db063cc34495b9755dd2c15847d0.jpg

有的孩子还玩起了摔泥巴,听,啪的一声响,泥巴在纸上炸开了花,湿润、柔软的泥巴给孩子们带来了奇妙而独特的触觉体验,享受着摔泥巴的快乐!

e1774e8253e94bf2bf55266d5c5f3abb.jpg


活动三:腌制鸭蛋

在玩泥巴炸弹的时候,孩子们不小心把泥溅到了脸上,“哎呀,好难吃呀!”事实真的像小朋友们想的那样吗?经过宝贝和家长们的讨论、调查,原来我们的泥土可以做很多美食呢。有咸鸭蛋、叫花鸡,但我们宝贝想做哪种呢,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场投票活动,投票最多的是——咸鸭蛋。

6ebee7e7678747f0bfe334b030d38f04.jpg

咸鸭蛋该如何腌制呢?我们通过调查表和观看腌制咸鸭蛋视频,开始动手操作。1.白酒“滚蛋”2.裹盐3.裹上红泥浆4.装蛋入盒。

24d8bf3adf0e4810bac24b0b73f8baa7.jpg


泥土腌制鸭蛋的制作是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生活热情,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传承、体验、探究、收获,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智慧,从而成为爱生活、会生活的娃娃。


四、护泥行动

泥土不仅有这么大的本领,而且还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在与泥土相处的日子里,它已经逐渐成为了中一班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为此,孩子们开展了讨论和行动。

“我们不能乱丢垃圾,这样土地就会变得脏脏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不能挖太多的土,我们要保护土地。”

“我们可以种一些树,这样就会多一点绿色。”

“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土地。”

孩子们提出画宣传画,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土地,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

0320487b647e42f395cd3fd3c1f286c9.jpg

教师思考:

在《护泥行动》环节,我们深入探讨了保护泥土的重要性。正如《3-6岁儿童发展指南》所指出的:“幼儿应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泥土的行动中来。这些画作色彩鲜艳、富有创意,每一幅都承载着孩子们对泥土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程评价:

教师评价:

好奇心、探索欲是幼儿初步探索世界万物的重要前提,在幼儿发现、观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其年龄特点的环境、机会和条件,创造能够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长生活经验。自然环境会刺激孩子所有感官,有助于建构“使智力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认知体系”并且通过给孩子们提供自由的空间和要素,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幼儿评价:
    小班幼儿能够对自我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幼儿从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进行评价,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行评价。

cf36026fc08f4f7b861208e86f895d12.png


    家长评价:
    家长支持项目的实施,并积极的参与实施,对幼儿探究有激励作用。收集家长的意见,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项目课程。


f2832c1e1e3b46f3816134c289629521.png


课程后审议:

有趣的泥土游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自然种子,用感受、感知、探索、创造来灌溉,孩子们也成为了自然的孩子,让我们和泥土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ae9a010c64724d12ba48c94d8510f7c4.png

课程反思:

课程的收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立足我园《小主人行走课程》,以儿童为本位,引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向自然。泥土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孩子们童年时代最有魔力的玩具,是课程丰富的资源,我们选择了自然性课程样态——《“泥”好有趣》。带领幼儿了解泥土的由来、亲身参与寻找泥土、采集泥土、观察泥土、探究泥土、体验玩泥系列游戏等方面展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收获: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加深对泥巴的了解。他们一边交谈各自的构思,一边随心所欲地进行操作,在艺术领域中感受与欣赏美,同时在与泥巴互动过程中尽情地玩耍、尽情地享受、体会成功的乐趣,每一个孩子都与泥土融合在一起。

教师的收获: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与泥的游戏中,教师能够尊重儿童视角,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让幼儿能够自由的对泥土进行操作和探索。并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讨论,和幼儿一起感知泥土的神秘和有趣。

家长的收获:在“‘泥’好有趣”课程中,家长关注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家园合作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成功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为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课程体验。

这是一次释放天性的过程,也是一场快乐的探索之旅。泥土只是孩子们深层次探索自然的一块“敲门砖”,今后还有更多的自然奥秘等着他们去探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