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悦享“鞋”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我们将“生活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加以运用,使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发展。
起源:
小朋友午睡起床后最常问的问题就是“老师,我的鞋子穿对了吗?”“这样是对的吗?”“老师,我不会穿”,也经常出现穿反鞋子的现象。班里有多少小朋友能正确区分鞋子的正反呢?他们对自己每天穿的鞋子又会有怎样奇特的认知呢?鞋子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好伙伴,他们对鞋子充满了好奇,也出现了一些困扰。
鞋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必用品,孩子从学步之日起,鞋子就以不同的质地,不同的款式和不同的作用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并与其共同“生活”、共同“成长”。
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为薄弱,鞋子不会穿、鞋子总是穿反、怎样区分鞋子左右等等问题都让孩子们感到困惑和好奇。就让我们以此为教育契机,和幼儿一起开启“悦享‘鞋’趣”之旅吧!
活动一:鞋子知多少
小班的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够尝试自己穿脱鞋子,但我们也会发现孩子们经常会把左右鞋子穿反。班级中有多少孩子能正确区分鞋子的左右、正确穿鞋子呢?
说到鞋子,大家开始兴奋起来,他们围坐在一起,盯着自己的鞋子,从颜色、外形等进行了关于“鞋子”的交流。
柔柔:我今天穿的是小皮鞋,上面有闪闪的亮片。
晨晨:我穿的是运动鞋,很轻。
辰辰:我今天穿的是帆布鞋,上面有鞋带。
洋洋:我的鞋子是我爸爸买的,只要一踩就会亮,一闪一闪的,我很喜欢。
……
那除了这些鞋子,还有什么样的鞋子呢?从这次讨论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鞋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较小,能力和已有经验不足,所以在讨论中他们说的鞋子的种类大致相同。为了扩充孩子的知识面,认识更多的鞋子,更进一步了解鞋子的作用,我们发动了家长的力量,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我们的探究中,陪孩子一同探索更多有关鞋子的秘密。
亲子携手,一起调查,小朋友们了解了各种鞋子的名字和特点,收集了关于鞋子的知识,他们对鞋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期,孩子们又对鞋子的构造进行怎样的深入研究呢!一起期待下吧!
活动二:我会穿鞋子
午睡起床后,我们发现总有部分幼儿穿反鞋,针对孩子们不会穿鞋,分不清正反的现象,我和孩子们又展开了讨论:
老师:“你们怎么知道小朋友的鞋子穿反了?”
思柔:“鞋子头碰头,他的鞋头没有碰到一起!”
老师:“如果鞋子穿反了,会怎么样?”
雨欣:“小脚会不舒服,还容易摔跤。”
老师:“那有什么好办法分清正反鞋呢?”
常乐:“鞋子对对好,摆整齐!”
思柔:“可是我还是不知道怎样分正反啊!”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正鞋、反鞋有什么不同吧!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正确摆放的鞋子,鞋子放一起后中间会有个小洞洞。反鞋的贴贴是朝里面的,正鞋的贴贴是在外面。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的确是这样,有一首好听的穿鞋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两个好朋友,从来不分开。
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
要是穿对了,它们头碰头。
要是穿反了,它们把头扭。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此次活动通过观察、讨论以及互动的形式,启发幼儿深度学习孩子们通过学习儿歌,掌握学穿鞋的方法,分清左右脚,掌握正确穿鞋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的意识,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获得行为上的进步。
活动三:我和鞋子做游戏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质。小二班开启了一段关于成长和挑战的旅程——我和鞋子做游戏。
游戏一:穿鞋大比拼
比赛前,大家商讨了本次穿鞋比赛的规则:各组小选手们事先将脱下的鞋子混乱放在场地中间。听到口令后迅速开始找自己的鞋子,用最快的速度穿正确、穿好、系好鞋带,举手示意表示全部动作结束用时最短的小朋友获胜。
比赛要开始啦,好紧张呀!宝贝们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整齐地放在地上,随时等待着裁判的口令。“预备,开始!”小朋友们立马专注地投入到比赛中,有的小朋友动作灵活,很快就穿好了鞋子;有的小朋友因为着急,小脚怎么也伸不进去;有的小朋友鞋子穿反了......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引起了阵阵“加油”呐喊声。
活动结束后,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啦!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小朋友们鼓掌喝彩吧!
游戏二:跳鞋子
这个游戏一共有三关。第一关: 小朋友双脚并拢,连续跳到每双鞋子旁边,锻炼幼儿的弹跳能力。第二关:小朋友根据鞋子方向跳跃,脚跟鞋方向一致,锻炼幼儿方向感和反应能力。第三关:小朋友根据鞋子张开合拢跳跃,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幼儿的反应能力。
哇,我们通关了,好棒呀!
幼儿是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学习的。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与同伴游戏、竞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激发了孩子们对身边事物的探究欲望。鞋子的探索还未止步,游戏还在进行时......
活动四:鞋子的秘密
一次午睡后小朋友们起床穿鞋时,妙可发现自己的鞋底有花纹,兴奋地与同伴分享道:“你看,我的鞋底有花哦!”其他人将自己的鞋子翻过来看,惊讶地发现,每个人的鞋底花纹都不一样。
“我鞋底的花纹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的。”
“我的花纹是一圈圈的。”
“我的还有漂亮图案呢。”
“我的鞋底像彩虹一样弯弯的。”
(图10)
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我们先一起认识了鞋子的“身体”,原来鞋子的各个部位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名字呢。通过观察图片,幼儿直观地看到鞋子由鞋面、鞋带、鞋底等基本部分组成。
孩子们对鞋底尤其感兴趣,他们相互观察自己和别人的鞋底讨论了起来:
“我鞋底的花纹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的。”
“我的花纹是一圈圈的。”
“我的还有漂亮图案呢。”
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鞋底的花纹,知道鞋底的花纹是不同的,鞋底的花纹各有不同,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它保存呢?
带着问题,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仿佛也变成了探索之旅。
陈智:“不穿这双鞋,放在鞋柜里。”
岳雨欣:“可以拍照、还可以画下来。”
说干就干,孩子们拿来了纸和笔,在他们的观察与奇思妙想中,一个个漂亮的鞋底花纹诞生了,快来看看吧!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在探索鞋印的活动中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探究时间,建立了平等的探究学习机会,通过体验,孩子们发现并探索了鞋底的花纹秘密。
活动五:我是鞋子设计师
鞋子是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鞋子的种类、款式可谓名目繁多,无论是功能还是材料的选择都越来越多。继上次孩子们用鞋子开展了丰富有趣的鞋子游戏后,激发了他们自己设计鞋子的欲望。
鞋子聚会
十七个孩子,十七双鞋子,有的材质相同,有的款式相同,但颜色和花纹却不同。户外散步时,孩子们欣赏着同伴的鞋子,介绍着自己穿的鞋子,好似参观了一次鞋子“博览会”。
小小设计师
孩子们常常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涂涂、画画深受他们的喜爱,随着兴趣任意进行。在美工区里,老师投放了许多一些没有颜色和花纹的鞋子图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创造。有的孩子通过撕、贴、画的方式来设计鞋子;有的利用超轻粘土做出不同的“鞋子",高跟的、平口的、凉鞋、靴子......他们俨然化身为一名小小的鞋匠。
小朋友们都设计完了。“老师,这是我给妈妈设计的新鞋子”,“老师这是我给小精灵设计的鞋子”,“老师,这是我给妹妹设计的皇冠鞋”......在整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们手指的灵活性,也让孩子们对美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在艺术领域得以锻炼和发展。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去感受艺术美这是最美不过的了。孩子们用笔在纸上,通过造型、设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一定的可视的形象的美术活动是具有幼儿独特的表现特征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又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此次活动起源于幼儿的兴趣,经历了最真实的过程,产生了最有价值的课程,将幼儿平时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抓住了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穿鞋难”这一教育契机,幼儿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穿鞋的生活技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和鞋子成为了好朋友,对鞋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通过学习穿鞋子、鞋子手工、比赛穿鞋等游戏进一步了解鞋子,并在玩中发展了动手能力、艺术能力、空间感知、创新能力等,获得成功感与自信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