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幼儿园里的树
午后,孩子们欣赏着同伴大树写生的作品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你知道我们幼儿园里有几颗树吗?”“我也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棵?”“我们数一下就知道有多少了。”“那么多的树中哪一颗最粗呢?”“粗的树我都抱不过来。”“好像幼儿园里的果树都很细。”……经过商讨,大家决定去一起数一数、量一量。
数一数园中的树
幼儿园里面的树一共有多少棵呢?带着问题,孩子们开启了数树之“旅”。数过之后,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有42棵,有的说有46棵、有的说有40棵……为什么大家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孩子们在数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数着数着就不知道数到第几棵了。”
“有的树我忘记了数没数过。”
“野战区前的果数还没长出叶子,它们长的一样,我看花了,数不清楚了。”
“这边数好了,可我跑到亭子那儿的时候又忘记了。”
讨论之后,孩子们分成两队带着笔和记录纸再次出发,一队从攀爬架那儿的松树开始依次向野战区方向走,一队从小舞台向北到小山坡,他们边走边数边记录。回到活动室两队数的数量合计后得出答案,可是,这个答案对不对呢?这次邀请老师一同去数一数。咦,怎么和老师的答案不一样呢?哪儿错了呢,小朋友交换出发路线又一次去数树了。最终大家通过统计,得知幼儿园有49棵树。
园中大树趣测量
哪一棵树最粗呢?在测量前大家对测量工具进行了讨论。有的说用尺子测量;有的说用绳子量;有的说用纸量,有的说用小手量……
工具选好了,随之而来的是问题是,是不是每一棵树都去量一下,孩子们利用排除法,在寻找和目测大树的粗细后,排除掉了比较细的树,大家一致认为攀爬区的松树和体能区的几棵银杏树。于是三人一组拿起自选的测量工具,大家分工合作,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测量活动不但让孩子们认识了常见的测量工具,让他们体验测量的乐趣,更给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自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