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遇见蚂蚁
与蚁初遇
一场不经意的发现,
一群微不足道的生命,
唤起了孩子们内心强烈的探究热情!
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编织出一帧帧天真烂漫的探寻画面,
构筑了一个关于“我和蚂蚁”的故事。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来到小果林,有的嬉戏,有的玩游戏,有的进行体
能锻炼,有的观赏美丽的桃花,有的小心翼翼的捡着掉落在地上的桃花瓣。突然一个小朋友大喊起来:“你们快来看呐,这里有蚂蚁哎,爬的好快呀!”孩子们一下子都围了上去,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哇!真的是蚂蚁耶,蚂蚁都好小呀。”
“好多小蚂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
“它们是不是饿了,吸花瓣汁。”
“小蚂蚁好可爱啊。”
“你们看,这里有好多蚂蚁在爬来爬去。”
“蚂蚁怎么在这里呢?是不是它们的家在这里?”
“快看,这只蚂蚁爬进洞里,那是不是她的家呢。”
孩子们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因从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于是,我们就以这个幼儿感兴趣的事件为切入点,一场与蚂蚁的探秘之旅这一课程应运而生。
预设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蚂蚁家族分工与合作的情境。
2.技能目标:探索用各种方法找寻蚂蚁,能以绘画、游戏、情景式模仿等方法表现蚂蚁,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喜欢探索,知道渺小的生物也值得被尊重,能与动物和谐友好相处,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4.融合礼仪教育:了解蚂蚁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做一个知礼仪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蚂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动物,但是对于蚂蚁孩子们的认识和了解并不多,我们会跟随孩子们的兴趣,一探究竟。
蚂蚁档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最典型的特点,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索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1.问题的产生
宥宥:蚂蚁喜欢吃什么?
淇淇:蚂蚁会咬人吗?
涵涵:蚂蚁的家在哪?蚂蚁怎么吃东西?
突然发现,其实我们对小蚂蚁的了解并不多,小蚂蚁身上还有什么秘密呢?
2.探索蚂蚁的秘密
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蚂蚁,我们请爸爸、妈妈们帮忙,和小朋友们一起查阅关于蚂蚁的资料,并填写调查表。
通过努力,孩子们找到了他们想知道的答案,原来蚂蚁有好多种类,每种蚂蚁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的家在地下泥土里。蚂蚁喜欢吃很多东西,但更喜欢一些有甜甜味道的东西。他们将自己的发现与小伙伴互相分享,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增长彼此的经验。
从孩子们的分享中,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点以及疑问,根据调查表以及班级实际情况,老师们共同商讨,梳理了幼儿可能会获得的核心经验,制作了初步的课程网络图。
老师的思考
中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幼儿“随机式”的探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调查,分享所见、所想、所获。活动初期,在家园配合下,幼儿对蚂蚁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将继续探索关于小蚂蚁的秘密,一起期待吧!
蚂蚁在哪里
在认识了蚂蚁之后,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蚂蚁,看看小蚂蚁们都在哪里呢?
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们去幼儿园里寻找蚂蚁,在花圃里、轮胎上、树叶下,孩子们都发现了小蚂蚁,有的蚂蚁大,有的蚂蚁小,有的蚂蚁是黑色的,有的蚂蚁是黄色的……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各个角落,寻找着小蚂蚁的身影,大声说着自己的发现。
我的寻蚁故事
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将自己在户外寻找蚂蚁的故事画了下来,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我是和丹丹一起找蚂蚁的,丹丹发现了一只,然后我也仔细去找。我看到的蚂蚁是黑色的,他们正在搬运食物。”
“我和张梓艺、刘鹭洋一起在外面观察蚂蚁,我看到了黑色还有橙色加黑色的蚂蚁。”
“我在外面看到了蚂蚁,我看着它的时候,发现它走到了窝旁边,在那儿我看到了一只黄蚂蚁和红蚂蚁。”
老师的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仔细观察,在大自然中耐心寻找蚂蚁,并将自己的寻蚁故事绘画出来,与大家分享,总结提升了集体经验,也加深了对小蚂蚁的认识。关于蚂蚁,孩子们的兴趣愈发浓厚,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吧!
与蚁相“绘”
经过前期的学习和观察,孩子们了解了蚂蚁的特征:蚂蚁很小很小,喜欢吃甜食,头上长着一对触角,可以传递信息。腹部有三对足,可以帮助它们运送食物。蚂蚁是怎么搬东西的?
“老师,我发现小蚂蚁的力气好大呀,很大的饼干都能搬得动。”
“我发现小蚂蚁搬东西的时候会有很多小蚂蚁来帮忙。”
“小蚂蚁又不会说话,那它们是怎么一起搬东西的呢?”
“我觉得其他小蚂蚁看见好吃的,都会排着队出去拿。”
“我猜小蚂蚁是用它的触角来说话!”
孩子们讨论后,我们一起通过网络搜索得知:原来,蚂蚁是依靠触角和分泌物来传递信息的,蚂蚁的触角就有感受信息的功能。当蚂蚁发现食物、遭遇危险时,就会分泌相应的信息素,其他蚂蚁感受到信息素时就会进行相应的动作。蚂蚁在发现食物时,会在搬运食物回巢的同时通过腹部在路上留下行踪信息素,为其他蚂蚁提供指引。
瞧,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一群小蚂蚁飞快的奔跑着,他们要跑去干什么?这是一块怎么样的西瓜?小蚂蚁们又用了什么样的办法去搬这块西瓜呢……”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自主阅读了绘本《蚂蚁和西瓜》。
当蚂蚁把西瓜搬回去后蚂蚁洞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再次阅读时,孩子们感受到一群小蚂蚁和一块大西瓜的有趣故事。他们沉浸在故事的快乐中,同时也被蚂蚁们的勤劳、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感染。
那么,故事中的西瓜皮除了可以当滑滑梯,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西瓜皮可以当小船,带蚂蚁去春游。”
“还可以当摇篮,美美地睡一觉。”
“也可以用来荡秋千。”
“我觉得,西瓜皮可以当蚂蚁的桌子,这样许多蚂蚁就可以坐在一起吃饭。”
“也可以当小蚂蚁的地毯呢。”
老师的思考:
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其知识库,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绘本,书中从头至尾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结合课程我们挖掘绘本中的教育因素,让幼儿对蚂蚁有更深的认识,也让孩子在充满乐趣的阅读中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的能力。
蚂蚁排队
孩子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发现蚂蚁排着队伍去搬西瓜,户外寻找蚂蚁时偶尔又能看到几只蚂蚁排着队伍在搬运粮食。这时,孩子们发出了疑问:“为什么蚂蚁总是排着队呢?”带着问题,他们展开了讨论。
桐桐说:“蚂蚁如果不排队就会迷路。”
梓艺说:“蚂蚁搬了食物,要跟它的队长排队回家。”
凡凡说:“前面一只蚂蚁闻到香味后,告诉后面的一只蚂蚁,这样它们就可以得到非常多的食物。”
瞳瞳说:“蚂蚁如果不排队的话,就会丢蚂蚁。”
洋洋说:“如果不排队,它们搬运食物走丢了,就闻不到食物的气味,就找不到更多的食物了。”
孩子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知晓了蚂蚁为什么排队走的原因:在队伍的前端应该会有食物,或者有放置食物的蚂蚁窝,而蚂蚁是群居动物,在寻找或搬运食物时,它们会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发现食物的蚂蚁一边在地面上留下特殊的气味,一边返回蚂蚁窝,这气味就是蚂蚁的路标,其它蚂蚁就可以寻着这种气味找到食物,同时也留下气味,就这样,在食物和蚂蚁窝之间形成一条道路,蚂蚁排队就是为了追寻这条气味之路。
在视频中,孩子们还了解了相关的知识:不同种类的蚂蚁散发出的气味不同,因此,他们不会走错路。但如果散发的气味消散了,气味之路也会消失。
了解的蚂蚁排队的原因后,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又是怎样利用小蚂蚁的图片进行排队的呢?
“我从起点开始,一个一个地将线上排满小蚂蚁,然后数一数一共排了多少只?你看,我这儿一共排了25只小蚂蚁呢。”“我排了23只。”“我排了29只哦。”洋洋兴奋地说。
“我是按照一只搬食物的蚂蚁,一只站着的,一只小的,还有一只黑蚂蚁的规律接下去排的。”
“我也是按照规律往下排的,你看,我是一个间一个的。”
“我排了三排,每一排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
老师的话:
本次活动是基于儿童的观察继而引发的思考,由此生成的一次活动,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乐趣,既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内化了排序的知识,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蚁”起创作
在前期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一起欣赏了绘本《蚂蚁和西瓜》,也仔细观察了小蚂蚁在大自然中的活动,他们对小蚂蚁搬运食物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准备了各色彩纸,橡皮泥,让孩子们通过撕一撕、贴一贴、捏一捏等方式,大胆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蚂蚁故事。
1.撕纸贴画
小朋友们通过撕贴红色的彩纸,用画笔增添绿色的西瓜皮,绘制出了形态不同的西瓜,再动动小手,可爱迷你的小蚂蚁就跃然纸上,孩子们笔下的小蚂蚁忙碌地搬运着硕大的西瓜,十分可爱!
2.创意粘土
孩子们耐心搓揉手中的粘土,用各色粘土进行了创意制作,快一起来看看!
“我的小蚂蚁在用触角搬运食物呢。”
“我做出了各种各样颜色的食物,蚂蚁一定非常喜欢。”
“我想在每个泥土中间画下滑滑梯,这样小蚂蚁就可以去每个地方啦!”
教师手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与孩子一起走进了蚂蚁的世界,了解了蚂蚁的许多小知识,基于此,孩子们才在美工活动中能够有想法、有兴趣地进行创作,发展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关于蚂蚁的故事,我们还会继续……
“蚁”起“运粮”
孩子们邂逅蚂蚁后,对蚂蚁的兴趣愈加浓厚,这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除了排序时的图片中蚂蚁有各种姿态,就连他们亲手制作的蚂蚁作品,其姿态各异。有小朋友提议道:“我们来模仿小蚂蚁的样子呗。”“除了学一学,我们也可以玩一玩蚂蚁的游戏呀?”“玩什么呢?”“小蚂蚁爬一爬,看谁爬的快。”“小蚂蚁搬豆子。”“还可以唱一唱。”听着孩子们谈话,我顺势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游戏计划画下来,而后进行讨论再决定玩什么。
听了孩子的介绍后,我们举手表决。就这样,一场小蚂蚁“运粮食”的游戏活动拉开序幕……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游戏世界去看看吧!
玩法1:每次4人参加,从中间往四周“运粮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谁运的最多。
玩法2:幼儿利用滑板,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来回滑行进行搬运,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与稳定性,增强幼儿的四肢力量和爬行能力。
玩法3:小组接力赛,一名幼儿躺在垫子上,将“粮食”顶在头上,借助腿部力量向前行进,将“粮食”放到篮筐中后,第二名幼儿继续,以此类推,哪组先运玩便获胜。
玩法4:每3人一组,将“粮食”夹在身体中间向前走,看哪一组的速度更快。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源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动作的灵活以及协调性,加强了幼儿的专注力。
回到活动室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瞧!他们两两合作,双手交叉互相握住手腕,将玩具放在手背上向前走,走的过程中保持“粮食”不掉落,运送到终点的篮子中。
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只有会玩的孩子,才是真正得到发展的孩子。本次游戏活动以“小蚂蚁运粮食”为主题,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仅锻炼了幼儿爬行、跑、平衡等技能;还锻炼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
蚂蚁王国
户外是幼儿探索的“小天地”,“材料”是幼儿探索的“魔法棒”,当“活动场地”和“材料”结合在一起时,会碰撞出不一样的花火。在幼儿户外探索“纸筒”的过程中,在自由探索、互动讨论、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们的动手实践、认知经验也随之丰富建构起来。
1.初探索
户外游戏中,纸筒一会儿化身肩部“铠甲”,一会儿变身“传声筒”,孩子们玩耍得不亦乐乎。“纸筒还能怎么玩”教师的关键性提问引发幼儿自发得再次思考,他们将纸筒连接成一个一个的图形,摆出了一间间的房子。教师通过问题“谁的家会有这么多的房间而且还连在一起呢?”由此也引发幼儿创建蚂蚁王国的想法。
幼儿的探索有了新的尝试,为了丰富对蚂蚁王国的了解,我们开展了“蚂蚁王国”大讨论,蚂蚁的地下宫殿是什么样的?幼儿分享了他们了解的“蚂蚁王国”。教师则提供有关蚂蚁王国的视频、图片、绘本等,让幼儿了解蚂蚁地下巢穴的建构特点、蚂蚁的种类及日常分工合作的生活习性等,为接下来的探索提供经验支持。
2.绘制设计图
幼儿对蚂蚁王国有初步的认知后,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实践。教师及时引发幼儿讨论“你们想建什么样的蚂蚁王国”,幼儿分享自己想法:
幼儿1:我要建蚁后的家,蚁后可以生很多很多的小蚂蚁,然后他们的家族越来越大。
幼儿2:我要建很多很多的房间,每次在地上看见蚂蚁都是成群结队的!
幼儿3:我要建个蚂蚁仓库,专门放吃的。
幼儿4:我要给蚂蚁们建造一个滑滑梯,给它们玩耍。
幼儿5:我们先画画蚂蚁王国的设计图吧。
3.搭建蚂蚁王国
幼儿画出蚂蚁王国的设计图之后,就在场地上实践起来,有的给蚂蚁筑造出圆形的蚂蚁王国,有的还分隔了区域,建造了许多小床、凳子、滑梯……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专注而快乐。
教师手扎:
引导幼儿学会思考、规划,有目的地去“做”,是游戏中教师重点关注和培养的目标。游戏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问题研讨,引导幼儿学会先设计再行动,在实践中检验与调整的“行动研究”学习策略,不仅使幼儿间经验共享、智慧碰撞,更让幼儿的行为有了“思考”的支持(思维的参与与发展比知识经验的获得更重要)。游戏中,教师扮演了“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面对问题无法解决时,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引发幼儿间的互动,借助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推动了游戏探究不断生成和深入。
好奇不止这一次
挖掘偶发事件中的兴趣点
交流共商新问题
让孩子们在“问题”中
讨论、探索、研究……
此次活动起缘于孩子们的兴趣
看似随机的活动
却又有着千丝万缕、层层递进的关系。
跟随着孩子们的脚步
我们一同认识了大千世界里
最最普通而又最最特殊的小蚂蚁
愿我们和蚂蚁一样
能不断迎难而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