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幼儿天地>中1班>详细内容

中1班

【七色花开】“幼”迎春季 健康“童”行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4-17 15:14:12 浏览次数: 【字体:

春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也是最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疾病的季节,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的变化无常,幼儿很容易被传染。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海南幼儿园中1班开展了一次预防流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df2f016771844686bfb1a8801929a04a.jpg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肠道传染病等。

那么,这些流感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跟着镜头一起去看看吧!

看一看

活动中,老师通过图片、ppt等方式,用孩子们容易理解的语言,为孩子们详细地讲解了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做好科学防范等内容。

1f5211b9541d44b587def6f55cf70d36.jpg

1.甲型流感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2.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也叫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发生集体感染。

想一想

如何科学精准预防?

1.定期接种疫苗

流感、手足口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其中流感疫苗所含成分会因当年流行优势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2.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饭前、便后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3.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天气变化多端,要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还应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规范佩戴口罩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病原体传播风险较高的地方,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风险。

5.注意饮食卫生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6.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都掌握了常见传染病防护的小技巧,知道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虽然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