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幼儿天地>中1班>详细内容

中1班

【行走教育】一条街走出来的故事
——中班小主人行走项目课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31 15:10:32 浏览次数: 【字体: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一切的形式和颜色都从大自然中来

从以“海南·印记”名的户外行走活动中

用脚步丈量世界

去体验

去实践

去收获

让我们跟随小朋友们一起出发吧!

020dcc57ccb343d1b4208c43a43366c0.jpg

项目背景:

我园秉承“行之有礼·行之有力”的办园理念,探寻适合儿童学习的自然行走样态,以“儿童探究世界,教师探究儿童”行走思想为引领,在小步向内行中积蓄能量,在大步向外走中绽放华彩,在一步一脚印中幸福成长。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社会资源环境,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幼儿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成长,我们积极利用“海南街道”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组织开展了——以“海南·印记”为主题的行走课程。通过真实的课程实践活动,孩子们从“课堂”走进社会,在社会的每一个场所中,去体验、去实践、去收获......

项目目标:

1.深入了解周边文化与环境,善于观察并最大化利用直接感知与亲身体验积累知识。

2.对路线图产生浓厚兴趣,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并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3.体验路线图的便利性,了解其作用,并乐于分享从家到幼儿园的不同路线,同时在游戏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4.熟悉幼儿园周边环境,通过亲身走访增强感知,在自由状态中学习成长。

5.积极参与集体参访活动,乐于规划筹备,并恰当表达个人发现。

6.在行走中学习与成长,培养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

7.通过安全行走、排队实践等活动,引导幼儿遵守“一个跟着一个走”“爱护环境”等基础规则,强化集体归属感。

8.结合徒步活动观察自然、制定运动计划,鼓励幼儿在群体协作中感知环境、表达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与运动习惯。

项目前审议:

活动前期教师根据海南幼儿园周边资源和幼儿年龄特点对资源进行了梳理,对周边地点进行了研讨。考虑到距离,限定在园外2公里以内,于是我们进行了前期审议,并预设完成了幼儿园周边社会资源地图,让幼儿园的周边资源更有可视性,为教师提取资源信息和预设课程提供了方便,能够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挑战。

8ec19da7548c4f86894202558cb3a92d.jpg

f3be15e378324a3483a28d1d56461e9c.jpg


项目预设网络图:

e312ccfcbc1b4b34919d3adfe29c4d65.png

项目实施:

一、行走地点你我说

既然要走出幼儿园,那么海南这条街上到底有哪些资源适合孩子们开展行走活动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我每天来幼儿园路上都会路过文华超市,我们可以去超市。”

“生病的时候妈妈会带我去这条街上的海南医院。”

“爸爸车没油的时候,就会在旁边的海南加油站加油。”

d37083adf2d940ed82e1df3216da00f5.jpg

6d1c9e5fa78349daabd4d89d4d771d18.jpg

7c147ccb0ca142d8aa64c12e92cdd17e.jpg

“这条路上还有菜鸟驿站!我妈妈就在这里上班!”

“这条街上还有早餐店呢,有一次妈妈带我吃早饭,还遇到了我们班好几个小伙伴。”

“我妈妈的饭店就开在菜鸟驿站对面。”

“我们幼儿园对面有个杂技团,可出名了,得过好多奖。”

“这条路上还有个蛋糕店,过生日的时候妈妈就在那里给我做蛋糕。”

e5b5e604588b4d54a812fadd6d5563c3.jpg

1635bfbaa8294af7acff17412d6085b0.jpg

5d2bfadd71554dfc9ddff403c3431e51.jpg

我们以季节特征为抓手,以发展指标为依据,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罗列出适合的行走地点,孩子们通过调查了解、分享交流、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最终的行走目的地。

教师的思考:

分享交流能够为幼儿营造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有效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利用分享交流环节,捕捉有意义、有价值的幼儿行为,并结合多元举措挖掘行为背后潜藏的内容,以此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行走地图我来画

“地图怎么画呢?我们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先观察再画……”孩子们开展了班级 “圆桌讨论”,讨论中孩子利用是何?为何?若何?如何?由何?这“五何”问题分析法,最终形成解决驱动性问题的问题链。什么是海南街道地图?为什么要有海南街道地图?怎么画地图?和谁一起画?放在哪里合适?

为了丰富孩子们对地图的知识储备,我们发起了资源搜集的活动,让家长带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地图。

8a4272b0bc7a44219767b3381ac644ea.png

97d4c0ff32414fb5a30a8b8475d0b9f2.png

海南这条街这么大,地图要怎么画呢?我们活用KWL表,进行孩子已有经验和兴趣点的梳理。

80142183a2f9496093837dfe8ff746ff.png

孩子们尝试描绘出从幼儿园到自己家的路线。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考虑路线的方向,还要用图画标记出重要的地标或转弯点。虽然孩子们的路线图在准确性和完整性上各不相同,但每个作品都充满了个人特色,反映了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独特理解和感知。

395a902dc5184fa69d6efa85143c1e7e.jpg

4fc85395928e45f3927c97ba5b3e9bea.jpg

db590395fb8849c98ee15d9df2d64cf9.jpg

58a3e603b3f0480cb7d71c1f48954be3.jpg

b2417d823f234b229cf7e9ccf0e1b777.jpg

72f71fee0f574298a40f47f5032bb9ae.jpg

在展示各自路线图后,孩子们很快发现,单独绘制时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比如某些细节描述不清,或是方向指示不准确。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小组合作。他们开始以小组形式,对比各自的路线图,讨论并修正错误,共同完善一张更准确的路线图。

1db695f332a14027b6ab0b3f8725a92e.jpg

797faef774744b5892f786b6bb2e785b.jpg

efb3ecc009e54c7391ffd825075f7d19.jpg

教师的思考:

从图上看可以发现孩子的线路简单,转弯方向虽然不一定与实际相符。但孩子们的判断并不是成人以为的,他们需要在亲历中自己判断。因此行动是发现问题、验证结果的最好机会。

项目化学习的生成是基于教师俯下身子,以儿童视角看问题,去发现孩子,感受孩子。通过前期的探索,孩子们知道地图上的路线指引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也知道地图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丰富了孩子的已有认知,从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了海南这条街的行走地图。

三、行走方式大调查

为了确保行走活动科学有序进行并做出合理规划,我们和孩子一起参与讨论,共同决定以何种方式行走。

“我想开车去,因为我知道海南医院和海南加油站就在马路边。”

“还可以骑电动车去,奶奶都是骑电动车送我来上幼儿园。”

“还可以步行,走路可以锻炼身体,杂技团就在我们幼儿园对面。”

“我想滑我的滑板车去文华超市,很近。”

“我喜欢走路,因为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就像每天去幼儿园路上的风景一样。”

通过讨论和投票,孩子们决定通过短途步行的方式进行行走活动。孩子们认为,步行不仅能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这条街的独特故事,还能在探索中锻炼身体,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对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对步行探索的热情。

59c8e08b7834492c8fffeeb52150862e.png

fb920213b28846b5a7c592aa34e6b62d.jpg


教师的思考:

步行,提高身体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身体素质,促进动作发展。促进幼儿在观察、讲述、探索、操作、体验和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与课程同行,考验幼儿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培养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丰富生命成长过程。

四、行走物品我做主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关于出行准备的讨论中,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出去行走,应该先准备什么东西呢?”

“可以带一些零食,万一肚子饿了可以吃,补充体力。”

“要带一杯水,防止路上渴。”

“要带相机拍照,留下我们的精彩瞬间。”

“我们可以背上小书包,把需要的东西都放在背包里。”

0f105e7e278e4351964f08bb02bb7a47.jpg

cac49b33e9c54b60abee0cfda69f23cb.jpg

孩子们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周到考虑。为了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提议一起绘制出行物品准备表。这不仅能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自己需要准备的物品,还能激发他们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师的思考:

“凡是儿童能做的就让儿童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想的就让儿童自己去想!”我们把行走前期准备工作放手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来制定计划,商讨出行的物品准备及各种注意事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信息收集、讨论交流、不断表征,让幼儿在思考中成长,形成自我思辨、计划安排、自我服务的能力,在探索和实践中成长。

项目中审议:

幼儿园项目中期审议是幼儿园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项目问题得以解 决、项目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

b74d2c385d594d3785ef05cde6f41565.jpg

cc9be8ffd12140498c96bf73f028b2b2.png

五、行走路上寻精彩

小朋友们怀揣着探索的热情,分组踏上了行走的旅程。六组小探险家,分别前往不同的目的地,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感受成长。

海南医院

踏入海南医院,开启了一场职业探索之旅。在医院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他们体验了量体温、听诊、打针等医疗操作流程,好奇的小眼睛里满是对这些职业的崇敬与探索欲。体验过后,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绘制职业宣传海报。他们化身为小小宣讲家,向周边群众宣传健康饮食、定期体检的重要性,那认真的模样和稚嫩的话语,赢得了大家的阵阵称赞。

62f2c9b465434d878a3c38307fa70f2b.jpg

4fe939ee59bd4eff8ffc1804fc5607d3.jpg

9b75c5d0a4dd4b9eab4eae8a0cedc9bd.jpg

ddaaa1c0e0bd4f5481cb8472ea46cb7f.jpg

2868245322b549e2916e94a99fc4a889.jpg

0a14058dcf904fd7835f8a6a5fabec60.jpg

文华超市

在“独立”的旗帜下,孩子们迎来了首次超市购物大冒险。家长与孩子携手制定购物清单,积极思考、认真讨论着准备购买的物品。走进超市,孩子们好奇兴奋地探索布局,认知商品。独立购物时,他们紧握清单,穿梭货架间比价挑物,结账时候展现出决策与社交能力,体验到购物的乐趣。

561c9e09341c403f9b7011a9c204f6fc.jpg

e1453af937ff4c1d90af696c44ca84fe.jpg

49858b7210b04380ba9133574d045e0b.jpg

7a6f444130234dc38913fbed562e534d.jpg

f7a3e1e9a6cd4be2a353ac8d656c7b23.jpg

f92252d2f7e441768cac26a9704046ce.jpg

海南加油站

在海南加油站,孩子们了解了石油的开采、加工及运输过程,对能源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他们还学习了如何安全使用汽油、柴油等燃料,以及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对周围来加油的司机进行了禁打手机、禁止吸烟、禁带火种等宣传。这次体验,让孩子们明白了能源与环保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4210fac63924296a9b4ceec1df87a98.jpeg

73d1896658db40a1b63705fc6133f5b9.jpeg

9d3776d222ab4d0aa5b861ffbfbacbf6.jpg菜鸟驿站

菜鸟驿站

走进菜鸟驿站,孩子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物流的世界。在快递人员的一系列讲解下,帮孩子们解答了很多疑问,了解了一份快递的运行过程以及快递人员的日常工作和辛苦的付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还化身为一个个“小快递员”,认真地给来拿快递的朋友们取快递。这次行走,让孩子们对物流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

(44-49)

海南社区

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有序的参观了他们工作的地方,认真聆听了社区墙面文化的介绍,了解了社区服务的种类与功能,并参观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党建工作室等地方,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这次行走,让孩子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aab31fe01ef4971a232f4ac18f21e2d.jpg

d2a46dabbcd641009bd8f307c1e51c52.jpg

ee2eef0dbb124150a6755f96c3855fd6.jpg

ea09735978b045cea2340cc96c01a305.jpg

海南敬老院

走进敬老院,孩子们一声声稚嫩而亲切的“爷爷奶奶好”瞬间温暖了老人们的心。他们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到爷爷奶奶们的手中,温情地和爷爷奶奶互动:捶捶背、按按腿,再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让这些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老人清明简淡的心,也变得温柔、温暖起来。最后孩子们将准备的节目一一展示:《小花朵》《三字经》《快乐的小星星》……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掌声阵阵响起,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感激,其乐融融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敬老院。

5bf6e95bf0764baea3262ddba27b0b8f.jpg

25cb65080eeb44e8895f28b8f879babf.jpg

ee3e2c04df914d3cb493de351cac063d.jpg

577560320c914998a8dead697885389f.jpg

ac6e601757ce4004aea2b5e7abae56fc.jpg

ee1daebad80e466ca2fdd500d8450893.jpg

教师的思考:

在这次行走活动中,孩子们分组前往海南医院、文华超市、海南加油站、菜鸟驿站、海南社区及敬老院等地,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在实践中锻炼了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及社会责任感。在医院,他们学会健康知识;在超市,体验独立购物;在加油站,了解能源与环保;在菜鸟驿站,探索物流世界;在社区,参与公益活动;在敬老院,传递温暖与关爱。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更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六、行走故事分享会

行走已经成为一种日常。孩子们在行走中发现,路边草丛里藏着不知名的小花,五颜六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和他们打招呼;大树的枝干上有着形态各异的鸟巢,想象着小鸟在里面生活的温馨场景;路边的车辙印里藏着许多秘密;海南街道的墙壁上印画着往日的岁月,似乎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cc4c917b0fb145b4b54112085cf442fd.png

831e6eecb4b3429e9dffd3ffb9e3ad6d.png

edde44ce9c9e428c956bab70e050a977.png

925bd3ca92ed4be3a7e86f044ae47a0c.png

孩子们开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形成了我们班特有的行走日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0e8dd775c23a40f9b005eab240b9bb88.jpg

4142365432a34bc789e2d799c6805a70.jpg

725c4dcbc2ac4f02986a83f098d6bec1.jpg

2e60f396eb4a4a44b3e304359f353784.jpg

292b0ef6fa6f43c590f3ac510b18ad41.jpg

b40870ffd5b84d2594f5797be61583f5.jpg

师幼互动: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不是单方行动  而是教师与幼儿双向积极的奔赴,是一个“双赢 ”的过程,既是孩子们深度学习、自我成长的历程,也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自主发展的过程。

7a8348253d7c4bf39015f00d568e3c88.png

3052a0234fcc4dad90f4262b246e231a.png

项目评价:

1.幼儿评价

自我评价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本次行走课程以孩子们的兴趣点为起点,又以孩子们在行走过程中的认知发展、经验生长和情感体验为落脚点,来自他们的声音是最真实和重要的评价指标,从幼儿的自评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孩子们的个体情感、同伴交往、集体参与和进一步的需求。

(72-77)

2.家长评价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资源与合作伙伴,《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多方位观察,充分发挥项目评价的“显微镜”作用,以此保障项目的过程性质量。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会将过程性资料上传在群相册,家长可以通过给老师留言、积极参加群互动,对课程进行评价。从家长的评价中,教师们发现:平时上传照片、上传视频、每次活动前跟家长的预告、活动后跟家长的反馈都是有所回馈的,家长们都会仔细地去看、去跟自己的孩子交流,家长们积极参加的热情增加了,在家园共同配合的基础上,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

(78-79)

3.教师评价

科学有效地评价幼儿,是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幼儿园教育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前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将评价幼儿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指出幼儿园教师应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并“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

(80)

幼儿课程生长点:

捷行·体美行健的“嗨囡”娃:

在行走过程中,孩子们的身体机能得到锻炼,体能有所增强。自主准备行走物品,如背包、水壶等,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健康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孩子们对交通规则和陌生环境的安全问题有了认知,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言行·智美行惠的“嗨囡”娃

走访不同地点后,孩子们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在与同伴、老师交流分享所见所闻时,语言表达更加流畅、生动,词汇量增加。在描述海南医院里医生如何看病、文华超市里商品的种类时,能运用更准确的词汇和完整的语句表达想法,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品行·德美行正的“嗨囡”娃

走进海南医院、文华超市、海南加油站等场所,了解不同场所的社会功能和人们的职业角色,增强社会认知。与同伴共同规划路线、解决行走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沟通协作、互相帮助,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懂得遵守社会规则,如在超市购物排队结账。

探行·创美行远的“嗨囡”娃

在行走中观察周围环境,对医疗设备、购物方式、能源供应等产生好奇并主动探索,激发科学探究兴趣。例如,了解加油站加油的原理,思考为什么汽车需要加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科学知识。

美行·艺美行雅的“嗨囡”娃

行走中看到的建筑外观、超市里商品的陈列、医院的标识等,丰富了孩子们的审美体验,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将行走中的所见所闻创作出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

项目反思:

一、行走体验的深度与广度

在本次行走项目课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行走不仅是孩子们身体上的移动,更是他们心灵与认知的拓展。通过走访海南医院、文华超市、海南加油站等多个地点,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关于医疗、购物、能源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行走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和表达。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某些地点的行走体验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度存在差异。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行走路线和地点选择,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行走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实现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提升。

二、行走中的自主性与安全性

在行走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们自主规划路线、选择行走方式,并自主准备行走所需的物品。这一做法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然而,我们也发现,在自主性提升的同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孩子在行走中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胆怯,或是对交通规则的不熟悉,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课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行走过程中的监管机制,确保孩子们在行走中的安全。

三、行走中的团队协作与个体发展

行走项目课程不仅是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团队协作的过程。在行走中,孩子们需要与同伴共同规划路线、分享经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然而,我们也发现,部分孩子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或独立性过强,这都不利于他们的个体发展。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孩子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发展,确保他们在行走中既能享受团队协作的乐趣,又能实现个体的成长。

四、行走课程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在行走项目课程结束后,我们深刻认识到持续优化与创新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定期的更新与调整,以反映社会变迁和孩子们认知发展的需求。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将智能导航、环保出行等现代元素融入行走课程中,使课程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一路行走,有辛苦、有付出也有充实。我们的孩子,正以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潜力,昂扬生长;我们的老师,根植沃土,与思共行,以学织帆,洞见童声,载园驶岸;我们的幼儿园,本土资源被努力盘活、被串起,传统文化被记载、被传承。行走是有魅力的,行走更是充满智慧、创造和力量的,我们坚信、坚定与坚守:只要一直一直朝前走,便会遇见更精彩的儿童,看见更多教育的美好,终将离目标越来越近!

 

一审一校:付婧婧 刘颖

二审二校:王   昕

三审三校:费红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