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奇妙的房子
课程缘起:
在一次建构区搭建的时候,铭屿指着自己眼前搭好的房子说:“看,这是我搭的新房子。”敏之说:“可是这房子没有屋顶啊,要是下雨怎么办?“要不然我们搭个两层的房子,再给它再加个屋顶吧,我家的楼房有两层呢!有那么高呢!”说完便比划了起来,还把手举得很高很高。
建构区里,每天孩子们都会做搭房子的计划,每天都有孩子来搭建房子,每天都有那么多关于房子的话题:
老师,我们的计划是去积木区搭房子。
房子要有屋顶的,没有屋顶的不是房子。
我见过的房子都是高高的,是有好多层的。
老师,我家的房子只有一层!
房子必须要很牢固,这样刮大风就不怕了。
很多高房子里还有电梯。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房子的兴趣,了解孩子们对房子的初步认知,我们在晨间谈话中了解到了,全班小朋友家中:有2套是属于高层楼房、有1个房子是平房,有12套房子是楼房,还有2套房子是属于多层。
我们从孩子的前期经验和问题入手,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围绕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确立了以下三点目标:
1.引导幼儿从各种途径中获取房子的信息,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让孩子通过观察、欣赏、绘画、折纸、音乐、建构等方式了解房子的建筑过程和不同的造型,从而拓展孩子的视野。
3.体验房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将幼儿自发生成的、具有发展价值、共同兴趣的热点及时捕捉住,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以此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房子成为了我们中2班孩子们追踪发现的新目标,于是,我们三位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开展孩子们对房子的想象,并制定了班本课程网络图。
聊聊房子那些事
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谈论自己家的房子,有的说我家房子很高、有的说我家房子很大、有的说我家房子很漂亮,有的说我家房子的颜色好看…于是,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发放房子大调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画一画家里的房子和见过的独特房子,了解建房子需要什么材料。
第二天孩子们把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的调查表带到幼儿园,他们把自己的家的房子介绍给小朋友听。
小锦:“我家的房子很漂亮,粉色的墙,紫色的门,绿色的窗。房子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还有许多小鱼。”
小屿:“我家房子是高高的,外面墙上还贴了黄色的墙砖。”
梒梒:“我家有两套房子,农村是两层的楼房,街上是高层是坐电梯上去。
柒柒:“我家房子是两层的,屋顶是平平的。”
子杰:“我家房子的屋顶是三角形的,屋顶的瓦片是黄黄的,太阳一晒还发光。
含含:“我家房子是三层的,房子很大,下面一层是卖水果的。
你们见过独特的房子吗?
安安:“我见过圆圆的房子,屋顶也是圆圆的。”
祺祺:“我见过很高很高的房子,我都数不清多少层楼。”
媛媛:“我见过最特独特的房子就是北京天安门城楼。”
娜娜:“我见过独特的房子是有好几颜色,屋顶尖尖的,非常好看。”
夏夏:“我见过独特的房子是用草盖的房子。”
涵涵:“我见过的房子好几种颜色,屋顶尖尖的,像漂亮的城堡。”
建造房子需要什么材料呢?
子钰:“建造房子需要木头、砖头、木块、石子。”
小敏:“建造房子需要沙子、水泥、钢筋,电线。”
沫沫:“建造房子需要黄沙、石子、水泥然后搅拌成混凝土。”
小羽:“建造房子需要石灰、瓦片、砖头。”
筱颖:“建房子需要窗户、门、水管、涂料、石头。”
通过调查小朋友们知道房子的外形不一样,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的屋顶是平平的,有的屋顶是三角形的。见过独特的房子和家里住的房子不一样。了解到了建造房子需要很多材料,需要砖头、水泥、黄沙、石子、木头、钢筋…房子还有哪些秘密呢?期待孩子们的发现哦!
各种各样的房子
经过了解,小朋友们对房子的兴趣依旧浓烈,每个小朋友都对自己居住的房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的房子,它们可能是造型不同,可能是颜色不同,也有可能是功能不同。
认识不同的房子
在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中,我们通过搜集资料、集体分享各种各样的房子,一起来看一看吧!
集体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祖国各种各样的民居——北京四合院、云南傣家竹楼、四川羌寨、内蒙古蒙古包、皖南民居......还有好多特别的,奇形怪状的房子。我们知道了建造房子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房子也可以建造出不同的造型以及房子的各种不同功能,它们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房屋的发展史
你们知道最早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房子也在不断的演变。通过房子演变的故事,带着小朋友们“穿越时空”,走进人类房子的发展史。
原始人常常生活在山洞里,山洞能够遮风避雨,避免野兽的袭击。
用茅草搭成的房子,这样的房子最怕雨雪天,容易漏雨、坍塌。
木房具有很高的耐久性,施工周期短,抗震性强,保温性能好。
土窑烧制的青砖小瓦,防雨且耐用。
一层或二层砖混结构住房,最多几十层高。
发展的脚步不停,我们的“变化”不断。时代更跌,我们的国家慢慢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居住的房子也越来越便利舒服,但是,无论是瓦片泥砖做的老房子还是钢筋水泥的新房子,我们住在哪里,哪里就充满幸福快乐的回忆。
小小建筑师
随着孩子们对各种各样房子的了解,他们对搭建房子产生了兴趣,于是,追随着孩子的兴趣,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你们想建什么样的房子呢?用什么材料建筑?
媛媛:“我想搭建一个四合院,四面是房子,中间有个空地方,可以坐在一起玩。”
安安:“我想搭建一座美丽的城堡,每天快乐地住在里面。”
小敏:我想建一个和我家一样的三层楼房。
沫沫:“我想搭建一个高楼,邀请小朋友到我家玩。”
铭屿:“我想建一个高高的楼房。”
谦羽:“我想搭一个宝塔。”
用什么材料搭建呢?孩子开始寻找材料搭建房子。
小颖:“用木头积木搭建四合院。”
祺祺:“用碳化积木搭建高楼。”
桑夏:“用纸牌搭建摩天大楼。”
子钰:“我用纸管搭建城堡。”
搭建房子开始了,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始搭建。
活动中孩子们分工合作,运用围合、架空、叠高等技能建构房子,运用废旧材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房子。瞧!一座座漂亮的房子建好了,有城堡、四合院、楼房、平房、宝搭……
通过搭建房子,孩子们感受到搭建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体会建筑工人的辛苦, 学会了互相帮助、分工合作,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们的搭建水平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激发了对建筑的热爱,体验搭建的乐趣。
故宫小知识
中午睡觉时,孩子们入睡前听着《故宫里的大怪兽》,大家对故宫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想法:
故宫的房子跟我们住的房子一样吗?
故事里有大怪兽,老师,真的有怪兽吗?
老师,你去过故宫吗?
故宫漂亮吗?听故事里说故宫有很多很多的房子......
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通过一起来寻找答案:
一、故宫建筑上的纹样
故宫建筑装饰纹样符号种类繁多,依据内容和形象大概有动物纹、祥禽瑞兽(龙凤)纹、植物纹、器物纹、几何纹、人物纹、吉语文字纹以及由数种图案组成的组合图案等等。
二、屋脊上的神兽
神兽由瓦制成,各式各样的神兽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其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凤仙人,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宫殿垂神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神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才只有九样,其它宫殿的上虽然也有神兽,但是都要按级递减,有些配殿甚至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神兽能避火。
故宫的色彩
故宫可不止是红墙黄瓦,它的颜色是鲜活有生命力的。早在春秋时,便定下“青、赤、黄、白、黑为五方正色。”而这些中国最美的基本色,都可以在故宫里找到影子。
赤 最吉祥的颜色
黄 最高贵的颜色
黑 最丰富的颜色
白 最初的颜色
青 最东方的颜色
故宫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不管是工艺复杂的殿宇还是现代简约的房屋,它们是时代的象征,也是文明的延续。
漂亮的房子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的梦,每个家里都有一个房子的依托。在孩子的眼中房子是简简单单的,有屋顶,有窗户,有门。自从开展班本课程《奇妙的房子》后,孩子们喜欢谈房子、搭房子、画房子……一起来看一看中2班的小宝贝们又在做什么呢!
镜头一:折一折
宝贝们正认真的将一张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展开、再折叠地操作着,很快,一张张彩色的手工纸很快的变成了一座座充满温暖的房子。
镜头二:画一画
折好后再用彩色笔画出门、窗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房子及画面,编织着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
镜头三:说一说
听,这是一个充满幸福的故事······
涵涵:“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和哥哥种的苹果树结苹果啦,我很开心。”
小敏:“我住在一个粉色的房子里,房子的上面有太阳、有云朵、有小鸟。我和姐姐一起在房子外面玩游戏。”
媛媛:“我的画里有太阳、有云朵、有房子、有小花小草、我要邀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我家做客。”
小羽:“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的,我的房子是蓝色的,汽车是蓝色的,天空是蓝色,小鸟也是蓝色的。
小锦:“今天的天气真好,我和姐姐看到家门前种的花儿都开了,飞来了许多蝴蝶和蜜蜂,我和姐姐开心得跳起来了。”
铭屿:“这是我家的厨房,厨房门口长了一颗桃树,我和妈妈在桃树下踢球。”
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故事······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也有利于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扩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跳房子
“跳房子”是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材料简单,玩法简单,不受场地限制,游戏人员不限。基于对房子的了解,孩子们对这个传统游戏又重拾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喜欢去玩一玩、跳一跳。简单的玩法小朋友们都已经很熟悉了,于是,大家一起来探索更多跳房子的玩法。
1.尝试各种跳跃,单脚、双脚、单双脚轮流跃格跳
经过体验与探索,孩子们想出了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等方式,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地面上格子的造型等,跳出自己的玩法,在同座房子中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游戏,不仅感受到跳房子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探索欲望,并将自己的方式分享给同伴,一同体验不一样的玩法。
2.加点“小道具”
“跳房子”游戏时,一位小朋友拿起了一个小沙包,膝盖夹包“跳房子”。
老师有话说
“跳房子”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遵守规则、勇于挑战等游戏能力与运动品质,也练习了单双脚交替跳、投等动作,发展了跳跃、投掷和平衡能力。 在掌握并了解基本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尝试借物跳房子,不仅增加了挑战难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夹”动作元素,也蕴含了数的概念等,使得跳房子游戏在创新中获得经验与能力的积累与提升。
在探索房子的秘密过程中,孩子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房子的演变和造房子过程,感受到搭建房子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这场与“房子”之间的切磋,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建筑工人的辛苦,也让他们通过自主、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活动材料,结合自己对房子的认识,进行操作、体验和探索,发现了房子的很多秘密和趣事。本次班本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身边的各种事物都能成为孩子们游戏时的道具。结合自己对房子的认识,进行操作、体验和探索,发现了房子的很多秘密和趣事,相信他们还能用无限的探索热情和创意灵感创造出更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期待吧!
用户登录